野牛化石DNA测试推断气候导致远古动物灭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 09:12 新浪科技 | ||||||||||||
![]() 野牛化石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日前,英国的研究人员表示,根据对352只采自世界各地的野牛化石研究显示,远古更新世(积洪世)时期,很多大型哺乳动物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 现代考古学证实,在更新世时代末期,有许多大型哺乳动物灭绝,比如剑齿猫科动物,长毛象之类。关于这个问题,目前科学家们得出的两个主要理论是环境的改变和远古人类的捕猎是它们灭绝的主要原因。而远古的野牛,也曾经面临着灭绝的危险。但是,它们却
牛津大学的贝斯-夏皮罗和她的同仁们分析了从352只野牛化石中提取出来的线粒体DNA,这些化石来自于白令海峡地区(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和西伯利亚的大陆地区)的东部和西部,北美洲,中国和俄罗斯。另外,科学家们使用放射碳技术对220个样品的形成年代进行了分析。他们判断,古今野牛种群的基因差异大概在3万7千年前彻底消失了。这个基因差异消失的时间,正好是那个时候由于末次冰河期的开始而造成环境气候变化的时间。同时,考古学的证据也证实在那个时候,并没有大批的远古人类在白令海峡东部地区活动,这一地区人的大量出现大约是在1万5千年后了。 研究人员认为,他们的发现将会有助于解决更新世巨型动物灭亡的争论,因为他们提供了第一个、关于这个种群最初衰落的证据,而不是仅仅得出灭亡的结果而已。但是,科学家们没有能完全排除人类干涉的问题,因为反对者持有的一些有考古学证据证明,那个时代可能已经有少量人类出现了。进一步的关于更多样本的研究工作将会继续,这些样本大概是形成于末次冰河期盛期,应该有助于阐明大型动物灭绝的原因。(辰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