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策略错误 反应过慢
- 高层变动不影响战略方向
- 高层有变动事实上是一个正常,我们在中国战略并没有说大方向改变,我们还是照我们三年既定一个战略政策把技术、物流、跟服务产品规划做好。
- 新蛋发展遇到瓶颈期
- 外资在中国一向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在整个中国布局,尤其在人才策略,我们实际上在做了。所以我们这边所有中层干部、高管我们考虑优先本土人才。
- 在中国发展不能单打独斗
- 在中国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很聪明选择对的战略伙伴,各司其职,共同为自己的价值观和理念携同建大。
团购行业迎来春天
- 看到团购春天到来
- 多数人认为团购已经遭遇冬天的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是春天的到来。所以选择开放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我们不能再独自发展。
- 聚划算收购几率不大
- 聚划算收购的几率不大,我们本身是平台而不是团购网站。我们肯定不会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 不急于上市和赚钱
- 一家公司选择IPO本身无可非议,每个公司的资金渴求方式不同。聚划算想到的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我们现在不急于上市,赚钱都不是我们现在考虑的事情。
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经营
- 真正电子商务是拉动式
- 传统零售业态是一个推送式经营业态,是主观判定消费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真正电子商务的革命是能够非常清晰判断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去定制化去有选择地满足消费者需求。
- 中国电商还处在海归驱动的新兴市场环境
- 中国电商还处在一拨海归驱动的新兴市场环境。他们感受到这个市场巨大的潜力,带着技术也带来资本推动这个市场。但真正主宰北美电商市场的是传统经营体系。不管是电子商务还是实体销售渠道,本质上都是商品经营能力最重要。
- 电商关键是差异化经营
- 电商关键是差异化经营,网络渠道是被动渠道,品牌商控制的不是那么清楚。
培育8年市场的经验与反思
- 美妆行业特殊性决定VC介入较晚
- 无论电商哪个品类,节奏非常重要。我们去年美妆品类才吸引VC投资,这和品类特点非常有关。美妆水比较深,有很强的专业性,渠道也比较复杂。我们走了10年,前8年是在培育市场。
- 谨慎对待收购
- 从今年开始有很多有意收购的过来商谈。我们不排除这样的做法,因为这可能解决企业的财务危机,以后迎来更大的发展。但对于这样的收购我们非常谨慎。
- 10年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 对我们来说贸然扩充品类是失误。另外一个经验是,在创业过程中有无数诱惑,这也是创业者要克服的,认清自己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
网络服装品牌迎来春天
- 服装已占1/3网购份额
- 网购变为越来越普遍的一种上网行为。我们预期我国网购消费者在网民中的渗透率将突破60%,在北上广深以及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渗透率则将达到70%。
- 网络品牌未来3-5年将有大发展
- 至今仍然抱定电子商务只是一个工具或者一个销售渠道的人,或者电子商务还可以再缓一缓、还可以再等个三年五载的人,他们未来的教训可能会是很深刻的。
- 美邦网失败在于用错战略
- 资金不是万能的。当团队还不够成熟、不了解互联网网民的网上行为特征、品牌还不能有效地接近网上目标用户群的时候,投入巨资建设独立的B2C官网就会是精卫填海般的壮烈。
目录销售的电商憧憬
- 红孩子2年基本完成转型
- 我们没有跟风这轮网站的裁员,只是对物流结构在进行调整。这部分调整中涉及到一部分人员流动,大概会减少上百名物流人员。
- 第三方社会化物流是大趋势
- 物流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效益,才能节约社会资源。我们已经走过的自建物流道路,一个企业在城市外围的单量有限,不如一个社会化物流对多个企业的服务更有效率。
- 创始团队为何多半离开的原因
- 创业团队在公司发展早期有优势,但是发展到规模来说,还要靠职业化团队、流程以及管理机制,才是可复制的,这一点对于红孩子公司来说诉求很强烈。
内衣电商的品牌梦想
- 用小的切入点建立大品牌
- 垂直也好,平台也好,最重要的是需要去做的是一个品牌。品牌是消费者对你有信任度、忠诚度。真正的核心是用一个小的切点去建立一个大的品牌。
- 自有品牌与平台玩法不一样
- 刘强东作为行业的前辈,他在发挥他的话语权,但是有的时候在误导群众。京东本身就不应该打广告,那么低的利润率为什么要打广告?对于自有品牌,利润率支撑大规模营销推广。
- 创业者需要寻找好的切入点
- 在购买袜子的过程当中,要能让他记住我们。用户体验过程与传统的购袜方式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采用一种比较颠覆性的方式,让消费者认知一个新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