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评论:短信面临的不只是信任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15日 14:26 大洋网-广州日报

  本报今天的垃圾短信坑人例子全部是真实的,真实得让人震惊,有些色情短信黄得叫人不好意思公之于众,造成二次污染。下载一次手机铃声,用户号码就被锁定,色情短信马上如影随形,每天“定时”问候,更可怕的是,手机用户还无法拒绝接收,而且投诉无门。可以说,垃圾短信之猖獗,SP(短信提供商)强制推销手段之恶劣,内容之下流,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深恶痛绝的地步。

  通过短信平台,让消费者获取丰富多彩的增值服务,这本是手机运营商们的初衷,但是这种良苦用心却被别有用心地利用了,当用户的享受变成难受时,谁还敢继续“享受”这种服务呢?此时,短信的信用危机就为期不远了。

  无良SP大多抱着捞一把钱就走的心态,是不会顾及用户感受或者运营商的长期发展。因此最终损害的将是通信业所倡导的“拇指经济”及未来3G应用,污染社会环境。

  我们关注的还不止是短信的信任危机,更关注手机作为新媒体的载体,垃圾短信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行业范畴。手机媒体具有落点明确、快捷及廉价等特点,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传播中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且还可以绵绵不断地扩展传递,故垃圾短信的危害效应更应引起重视。

  对有害短信的清剿,监管部门和运营商应打破区域划分的界限,不止步于守土一方。同时,仅仅依靠运营商恐怕还不足够,应该动员全社会力量,像清剿

黄色网站一样下狠劲,设立举报电话,从法律上予以严厉制裁,韩国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借用狠抓

银行卡诈骗短信的方式,多个部委协同作战,从技术上、经济上、法律上全面封杀无良SP,有力约束现有的SP,为行业健康发展、也为全社会提供干净的消费环境。(关雅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