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泰世纪变革手机操作系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11:33 通信产业报 | |
本报记者 王涛 11月25日,TD-SCDMA产业联盟方面宣布又有5家公司正式加入该组织。至此,TD-SCDMA产业联盟成员企业已达25家,由国内外知名通信企业组成的强大产业阵营已全面覆盖TD-SCDMA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其中,作为TD-SCDMA产业联盟内唯一的一家手机终端核心软件平台企业,上海科泰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泰世纪)的加入尤为引人瞩目,而TD-SCDMA产业联盟方面也把科泰世纪作为本次联盟新增成员中的亮点之一。 跃上TD-SCDMA舞台 科泰世纪成立于2003年6月,是由留美归国操作系统专家陈榕发起, 目前已在上海张江形成了100多人的研发和生产团队,这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设计3C融合时代的网络操作系统(“和欣”)的公司。 随着TD-SCDMA产业进程的加速,TD-SCDMA手机操作系统的建设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004年8月22日,在“中国芯工程”成果报告会上,科泰世纪作为手机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者与展讯、大唐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由此,科泰世纪正式步入TD-SCDMA领域。 科泰世纪着力打造的是面向所有3G标准手机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及智能手机应用开发平台。其实软件平台本身并没有和哪一个3G标准进行绑定,与国产3G标准TD-SCDMA的结盟,完全可以看作是科泰世纪立足中国市场、迎接竞争的全球化的策划。 科泰世纪CEO陈榕对此向记者表示,手机操作系统是一个排他性很强的领域,在产品设计和市场推广方面都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于从事操作系统研发的企业而言,其风险性不言而喻。而TD-SCDMA是国产技术,需要国产配套的产业链,同时它还有着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两者的结合,有助于科泰世纪和TD-SCDMA中国公司间互相提供彼此间都能够适应的本土化、零距离的交流和服务,进而在产品研发上能够创造出更容易整合的整体软件架构,以及便于查错、符合国家规定的安全认证体系。因此,可以说两者之间有着很好的互补性。 因此,陈榕给目前科泰世纪核心业务的定位就是:打造“和欣”3G手机终端业务平台(含手机3D游戏开发平台等),全方位支持TD-SCDMA商业运营。 科泰世纪的目标: (1) 向移动运营/服务商提供服务,为内容提供商、业务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等提供一套全面开展无线互联网络服务的商业赢利模式。 (2) 向手机终端制造商和手机设计 开发商提供手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和整体软件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产品的开发速度,实现与硬件无关的手机功能由用户通过厂家提供的服务按需自由配置,使合作伙伴的手机设计更加个性化和品牌化。(3) 向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和网络服务商提供一套开放的应用开发工具和业务咨询,创造五彩缤纷的无线互联网络服务世界,让手机用户随时随地享受更多精彩的无线互联网络服务。 “服务”理念 “和欣”操作系统承载着陈榕的一种判断和信念,它是科泰世纪所追求的未来操作系统形态的承载体。同时,对于“和欣”,科泰世纪在更多的场合内所扮演的更像是一个布道者的角色。 一直以来“软件”在消费者的心中是深不可测的贬义词,是困难和障碍的代名词。比如,网上传来的商务合同打不开,往往是因为没有装相应的文字处理软件;身边的一个打印机用不了,一般也是因为没有装驱动软件;朋友拷贝来的音乐听不到,往往是没有安解码软件。 人们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文档共享、设备互联、广告、多媒体的传播。这些业务当然需要软件来实现。但软件这个高科技的概念难道一定要让消费者知道吗?傻瓜相机不就是把光圈、快门这些概念藏起来了。 在陈榕看来,“和欣”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把软件的概念藏起来。只要宽带网络无所不在,客户在使用相关软件时,可以直接从网络服务器得到应用的反馈,而不再需要客户端进行软件的安装和启动。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傻瓜”式的软件运行平台——软件无需事先安装,用户点击即可运行,代码可自动加载、删除的面向服务的“按需”计算平台。 在陈榕的理念中,“和欣”应该具备消费类电子的简单性,同时在功能上还拥有PC的可扩展性。他对记者表示,“3C”融合是大势所趋,而智能手机更可以成为未来的家庭数据网关,它将承载着未来的主要数据交换,因此届时的手机操作系统将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随着数据带宽的加大,3G终端将在数据业务方面显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会带来诸如目前互联网上病毒泛滥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即便在今天也己不是新闻。对此,陈榕谈到,由于系统软件的架构问题以及向下兼容的压力,使得现有手机将面临未来可能出现大规模的手机病毒的考验。而“和欣”操作系统的应用与服务的倒置技术则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避免这种困扰,也就是说基于“和欣”操作系统的服务为“按需”启动模式,没有应用会“主动”激活病毒程序,这样就从根本上杜绝了手机病毒的侵袭。另外,陈榕还表示,“和欣”构件技术实现了应用的点击运行与滚动下载机制,这也摒除了现有的基于硬盘运行的软件概念,他举例说:“数码相机在照完相之后连接到打印机上,打印机的驱动就会从网上自动‘流转’过来帮助用户完成打印工作,在这里用户并不知道自己下载过什么驱动软件,这一切对于用户而言看到的只是喜闻乐见的各种业务,没有程序。同样,过几天不用这台打印机了,驱动程序也就会被自动删除,这种模式应该就是未来消费类电子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他进一步向记者表示,从技术角度讲,现在的软件平台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在软件编程理念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结构化、面向对象等阶段,这可以看作是软件的第一代设计理念。现在的浏览器给我们带来了一场信息共享的革命,但至今我们通过浏览器只能看新闻,对于游戏等功能却无能为力,这是因为程序必须安装在本机的硬盘上才能执行。对于这种设计思想可以称之为第二代的软件设计理念。目前所谓的第三代设计理念即是“和欣”的设计思想,主要是面向现有的网络环境和资源进行软件架构设计。陈榕表示,在未来发展进程中,“先启动服务/Daemon”的运行机制必将被淘汰,传统操作系统的基本运行机制将会受到根本性的挑战,网络计算机按需配置、按需计算、先启动应用再启动服务的软件模型,会从根本上改变计算平台的可移动性和信息安全性,从而成为新型编程模式。 “和欣”能走多远 在2005年,3G业务在全球得到了快速发展。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05年6月底,全球3G用户已突破4200万,按照目前的用户增长态势,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3G用户将超过6000万,到2010年,全球3G用户将达5亿,仅在中国,从2005年到2010年,3G终端的销售额将由每年200亿元猛增到1000亿元,6年累计达到4500亿元。同时,伴随着3G业务的迅猛成长,能有效支撑业务的智能手机终端市场也被业界广泛看好,由此,手机操作系统领域的竞争也空前激烈,这也是“和欣”在出世后必须要面临的一个市场现实。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当微软和英特尔开始涉足移动通信领域之时,以诺基亚为代表的手机业巨头对此保持了高度的重视,其后全面加快了手机软件的研究开发步伐。1998年6月,诺基亚与爱立信、摩托罗拉等手机业巨头迅速结成联盟,在英国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公司--Symbian,与微软形成了抗衡之势。近几年来,Symbian阵营采取了诸如开放操作系统的源代码等行之有效的举措,在手机操作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化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有效巩固并扩大了自己的阵营。到目前为止,Symbian已经获得了所有一线手机厂商的支持。 采取大规模合作战略的Symbian暂时取得了市场份额上的领先。在陈榕看来,目前在市场份额方面, Symbian之后尚有Windows Mobile 、BREW以及Linux四大家,“和欣”目前还只能被看作是未入流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强势厂商产品的大面积应用是否会对“和欣”的市场构成挤压? “实际上我们和其他手机操作系统之间并不构成竞争的关系。”陈榕向记者强调,“因为从技术角度讲,我们的软件平台是第三代产品,‘和欣’与其他手机操作系统的关系正如Windows和Dos之间的关系一样。” 技术的先进性代表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但并不意味着科泰世纪已经和市场完成了无缝的结合,一种新型理念的推广注定要让先行者付出代价,也许陈榕更明白其中的道理,但科泰世纪还是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这一新理念布道者的角色。 面对国际上跨国公司间在3G手机操作系统上的合纵连横,科泰世纪走得相对孤独,但这也是立足于原创性的 国产手机操作系统开发所要必然经历的过程,也正是有了诸如科泰世纪们的努力,中国3G手机操作系统也才能有机会开启属于自己的道路,并实现最后的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