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围剿手机违法短信息 可拨打110举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09:02 人民网-市场报 | |
典型案例 厦门市公安机关破获台湾人假冒“银联”公司系列诈骗案 5月13日,中国银联福州分公司向福建省公安厅报案称,今年3月份以来,不法分子冒用中国银联的名义,发送手机短信息给银行卡用户,谎称用户的银行卡已被人复制盗用, 上海市公安局查获以网络通讯技术实施短信诈骗的犯罪团伙 8月19日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先后发生多起短信诈骗案件,受害人中有外国籍人员、国内知名人士、 公务员及普通群众。上海市公安局领导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专案组开展侦查。经过20昼夜的艰苦排摸和缜密侦查,办案民警辗转沪、苏、豫、闽等省市,于10月2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先后抓获施文华等2名台湾籍犯罪嫌疑人、叶伟等6名福建籍犯罪嫌疑人,缴获各类银行卡、手机卡、等作案工具和赃物。现已初步查明,该犯罪集团采用当前最先进的网络通讯技术和铁通公司虚拟电话捆绑、转接技术实施诈骗。其主要头目坐镇台湾,遥控指挥台湾及骨干成员和内地不法分子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省市大肆实施诈骗犯罪活动,所得赃款由台湾籍骨干成员负责转移至台湾。该团伙成员共计作案140余起,诈骗金额高达人民币1000余万元。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三部委分工合作 本报讯 记者黄庆畅报道: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昨天在公安部、信息产业部、中国银监会三部委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11月1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手机违法短信息治理工作。 这次手机违法短信息治理工作的重点是广大人民群众接触多、影响大、反应强烈的违法发送手机短信息的行为。此番打击手机违法犯罪活动主要针对五种涉及利用短信息危害群众权益、利益,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假冒银行诈骗的,散布淫秽信息的,非法销售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假婚介、介绍卖淫嫖娼的,以及干扰他人正常生活,违法、违宪、违禁的整治内容。 根据三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为了确保这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对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工作机制和法律政策界限已经作出了具体规定。公安机关主要负责群众举报手机违法短信息的受众体,甄别、侦查和处理,由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直接受理群众对手机违法短信息的举报,对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要坚决依法查处。通信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协助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并根据本部门的有关规定,对涉案手机,即正式立案侦查的手机采取停止服务措施。银行业监管部门和各地金融机构主要负责协助公安机关开展相关的工作,根据本行业内部的有关规定,对涉案的账户采取冻结措施。 短信犯罪已成公害 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指出,不法分子利用手机短信从事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已经成为危害当前社会治安秩序的一种公害,几乎每部手机的用户都收到过违法短信息。目前,从警方打击的情况来看,利用短信息实施违法犯罪,主要有五种: 一,假冒银行或者银联名义发送手机违法短信息进行诈骗甚至还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多是套取信用卡用户的个人信息,先告知用户在某商场消费,当客户查询时,趁机获取姓名等信息,导致用户受骗上当。 第二种,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内容的信息,或者是教唆犯罪,传授犯罪方法的。 第三种,非法销售枪支、弹药、爆炸物、走私车、毒品、迷魂药、淫秽物品、假钞、假发票或者是明知是犯罪所得赃物的。这类犯罪特点惯用的伎俩是出售便宜物品,承诺零风险,诱人上钩。 第四是发布假中奖、假婚介、假招聘,或者引诱、介绍他人卖淫嫖娼的。这类违法犯罪是利用群发手段,向某一号码或者某一尾号的用户发送短信息,以非法获利来引诱,比如说中奖陷阱,诱使用户汇寄 邮政费等等导致上当。第五种,多次发送,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以及还有其他的违反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内容的,这里面的表现如散布谣言,编造扰乱社会的虚假信息,侮辱诽谤他人,损害机关信誉和他人信誉,恐吓、威胁他人的人身安全。 武和平表示,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对违法手机短信息反响强烈,积极向警方和有关部门举报违法犯罪线索,要求坚决惩治这些不法行为。仅据上海市公安局统计,7月中旬到10月,接到违法短信举报线索一万多条,最多的一天是450条,老百姓纷纷向公安机关举报。这16191条中,涉及诈骗的53%,兜售违禁物品的占45%,提供招嫖或者色情信息的占4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工作生活中传播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据2004年底统计,中国的手机用户人数已达3.35亿,据预测年内手机用户将会超过4亿。全国平均每天有5亿条手机短信在发送。 公众切记“五不要” 针对手机违法短信这种新的犯罪类型,公安部、信息产业部、银监会向公众发出公告,提出“五不要”。这“五不要”是: 第一,不要轻信虚假信息,要用头脑来甄别。 第二,不要因贪小利而受违法短信的诱惑。 第三,不要拨打短信中的陌生电话,以防受骗。 第四,不要泄漏个人信息,特别是银行卡信息。 第五,不要将资金转入陌生的账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