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通讯世界:对话鼎桥新掌门杨薏泊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14:44 通讯世界

  鼎桥蓄势 中国标准全球化?

  在TD-SCDMA产业化进入关键时刻之时,为何鼎桥火线换帅?杨薏泊告会给鼎桥带来什么新变化?鼎桥乃至TD-SCDMA在未来中国3G市场中究竟可以分得多少羹?

  闫跃龙/文

  2005年8月,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桥)宣布了一项重要人事变动,在财富500强排名82位的江森公司中国区总裁杨薏泊告走马上任鼎桥CEO。在TD-SCDMA产业化进入关键时刻之时,为何鼎桥火线换帅?杨薏泊告会给鼎桥带来什么新变化?鼎桥乃至TD-SCDMA在未来中国3G市场中究竟可以分得多少羹?

  面对这些疑问,《通讯世界》在2005北京国际通信展开幕前夕对鼎桥CEO杨薏泊告进行了专访。采访结束之后,我们分明清晰地看到:鼎桥,这家集西门子与华为两家世界级企业之大成的新兴公司正在蓄势待发,借TD-SCDMA这个中国标准奋起之机实现成为世界级的中国通信企业的目标。

  一掷千金

  TD-SCDMA三分天下?

  今年3月,西门子和华为共同投资1亿美元成立的鼎桥公司宣告成立,两者分别持有该公司51%和49%的股份。时间追溯到上世纪末,西门子慕尼黑研发中心就已经启动TD-SCDMA的研发项目。如果再加上华为之前的投入,事实上,西门子和华为为了TD-SCDMA已经掷下数亿美元的巨资。

  据悉,鼎桥目前有将近500名员工,但大规模的招兵买马仍在进行当中。虽然TD-SCDMA产业化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但业界有关TD-SCDMA的争议却一刻都没有停息。面对TD-SCDMA这样一个未来前景不太确定的技术,鼎桥投入如此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底是否值得?这是记者首先关注的问题。

  对此,杨薏泊告表示,其实早在鼎桥酝酿诞生的2003年初,西门子和华为也曾就此进行过讨论。但讨论的结果是,TD-SCDMA作为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实现通信产业腾飞的历史机遇,而中国通信领域又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西门子和华为那时就对TD-SCDMA充满了信心。

  杨薏泊告认为,现在再来清醒地分析TD-SCDMA未来市场前景,更能增强鼎桥的信心。他举例说,中国拥有13亿人口,而目前的移动用户只有3亿多,如果按照中国目前高速增长的经济态势,5~10年之后中国的移动用户普及率将可达60%左右。而TD-SCDMA作为中国自己提出的3G标准也必将成为主流的移动通信技术,成为用户移动业务的重要基础平台。

  去年底信息产业部公布的一项预测报告似乎也证实了这种乐观,报告认为,到2010年中国3G用户将超过4亿,而TD-SCDMA将占有其中1/3的市场份额。“假设3大运营商获得3G牌照,而中国为了保证TD-SCDMA的成功,将可能为至少一个主流运营商颁发TD-SCDMA牌照,未来TD-SCDMA将和WCDMA、CDMA2000三分天下。” 杨薏泊告指出。

  合纵连横

  产业链协作谋共赢

  9月28日,鼎桥主办的TD-SCDMA 产业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令人瞩目的是,包括展讯、凯明、LG、三星、英华达、大唐等全部的TD-SCDMA芯片和终端厂商齐聚一堂,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张新生以及电信传输研究所的领导也到场致词。

  在会上,鼎桥宣布在西门子和华为两家母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协作下,建立TD-SCDMA行业最先进、最完善的开放试验室,为TD-SCDMA终端和芯片厂商提供技术支持、测试环境和应用开发平台。同时,鼎桥还表示,系统供应商在产业链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对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统一协调的发展占据重要地位,鼎桥作为系统厂商及产业中的重要成员,今后将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产业界成员建立稳定而长期的技术交流牵线搭桥。

  据悉,鼎桥的TD-SCDMA开放试验室不仅为芯片厂商、终端厂商、应用

开发商进行产品功能测试提供平台,还为3G应用开发商提供包括IMS业务、移动多媒体业务、移动定位业务在内的各种3G业务测试与上层开发所需要的硬件、软件、网络平台等方面的完整支持。

  这可以理解为杨薏泊告走马上任之后烧起的第一把火,那就是合纵连横,通过与产业成员紧密合作,实现促进TD-SCDMA发展的目标。“鼎桥通信作为TD-SCDMA的主要系统设备供应商,在牌照发放前已经做好了产品规模商用的一切准备。与此同时,作为TD-SCDMA产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鼎桥也有责任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与行业影响力,与产业成员紧密合作,为加快整体产业的发展步伐助力。鼎桥为此不遗余力地做着各种努力。”杨薏泊告如此解释。

  张新生司长也在TD-SCDMA产业合作大会上感慨地指出,很少能看到其它技术能像TD-SCDMA这样形成产业链成员团结互助的景象。的确,在目前TD-SCDMA仍需发展的情况下,只有先把产业做好做强,才能实现共赢的局面。

  万事俱备

  中国成功是全球化前奏?

  鼎桥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在TD-SCDMA商用化比赛中却跑在了最前面。据悉,在信息产业部组织的MTNet 测试中,鼎桥的测试结果令人欣慰。而根据鼎桥的产品开发进程,鼎桥在第三季度末推出全套TD-SCDMA基础网络商用设备,并将在北京通信展上进行展示和现场业务演示。杨薏泊告表示,鼎桥的产品线也已经准备就绪,可以随时接受每月数千台的大批量生产订单。

  在被问到西门子与大唐/上海贝尔阿尔卡特、

中兴通讯、普天/北电等相比有何优势时,曾见证西门子移动通信基础网络产品在中国成功的杨薏泊告颇有信心。他指出,鼎桥利用母公司管理成熟、技术领先的生产基地,可以采用两家母公司的成熟的网络设备生产线与
供应链
管理系统,可以保证生产测试、质量监控、生产管理等的全球领先。

  此外,西门子强大的全球采购网络,不仅保证元件的生产质量还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其先进的供货商库存管理体系能够高效灵活地保证客户对供货时间要求,避免供货环节可能出现的危机。而华为则为很多大牌国际电信设备供应商OEM产品,其生产制造能力以高质量低价格,快速反应能力著称,它的生产线可根据客户的需求灵活快速地做出调整。

  在产品和生产准备就绪的情况下,鼎桥近期将在进一步巩固产品研发的基础上,加大对网络规划、服务能力、品牌建立、市场销售方面的工作力度,为用户提供最优异的产品、网络解决方案和服务,实现市场销售的成功。

  业界纷纷预测明年中国将发放3G牌照,杨薏泊告也对此表达了自己的期望:“鼎桥已经为TD-SCDMA商用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我们也希望明年能够发放3G牌照。”而对于业界讨论的电信运营商重组,杨薏泊告则认为政府为了整体考量进行调整自有其考虑,他也表示非常欣赏中国政府稳重而自信的决策。

  而对于曾在多个国家工作且精通多种语言的杨薏泊告来说,其眼光早已不仅仅在中国,更放眼世界。“很多欧洲运营商都就TD-SCDMA与我们进行了接触,我们的西门子和华为两大母公司的市场力量也遍布全球,TD-SCDMA海外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杨薏泊告指出,“但现在的关键是中国市场首先得成功,这是TD-SCDMA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历经磨练

  “做人三原则”愈久弥坚

  从上海西门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到江森公司中国区总裁,再到鼎桥公司CEO;从瑞典、美国、新加坡,到德国、泰国和中国,杨薏泊告的人生在一次次的挑战中也不断升华。

  “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挑战越多就越能显示出成功的潜力。”杨薏泊告坦言。他举了一个例子,当在西门子工作了14年之后,他决定换个环境,出任江森公司中国区总裁,跨入陌生的智能建筑行业。依靠市场眼光和开拓创新精神,杨薏泊告在此期间,为江森公司引入了颇具市场潜力的新产品——“室内综合无线覆盖平台”以及全新的业务销售模式——“设备管理分包模式”,对公司的发展贡献突出。

  在说到如何实现鼎桥内部西门子和华为员工文化融合时,杨薏泊告说,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产生凝聚力、员工产生归属感的根本,鼎桥将通过建立鼎桥自身的核心价值、培养员工对企业价值的认同以实现文化融合。杨薏泊告还举例说,当初自己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宗教和文化的人交往时其实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但依靠诚信、对他人的尊敬以及谦虚这样不分国界的价值认同,最终赢得了尊重和成功。

  展望未来,杨薏泊告认为鼎桥要取得成功,需要在四个方面不懈努力。首先,要不断践行鼎桥的价值观,准确把握用户需求、保持迅捷而卓有成效的执行力以及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使鼎桥成为全球TD-SCDMA行业当之无愧的领航者;其次,要不断创新,为客户提供具备竞争力的解决方案,鼎桥对HSDPA、全IP以及IMS等的研发就是很好的体现;再次,速度也至关重要,比如网络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最后,诚信,惜诺如金也是鼎桥未来成功的保证。

  “未来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只要凡事都从用户角度出发,为客户着想就能成功。TD-SCDMA在中国成功后,必然会走向世界。那时,鼎桥的规模就不是现在的500人,而是1500~2000人……”杨薏泊告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