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普天入局 竞合催生3G还要多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 09:00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张炜 仅仅相隔半年多时间,普天在武汉的3G合资公司,从框架协议签订到正式合同签署,外资方由加拿大北电网络换成了诺基亚。10月14日登陆中国普天的网站,仍可看到普天与北电年初在京签署共同组建3G合资公司框架协议的彩色照片。 合资公司的中外股权比例没有变,普天持股51%,外资方持有余下的49%的股份。10月13日,就在年初与北电签框架协议的同一个地点,普天与诺基亚正式签署合同,建立合资公司,针对第三代(3G)移动通信网络产品进行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普天品牌的3G移动通信网络产品和解决方案。 至此,国内已形成四股催生3G的力量。在普天与诺基亚联手之前,大唐移动与上海贝尔 阿尔卡特、华为与西门子、中兴通讯与爱立信已经为3G走到了一起。企业盼3G改变盈利状况 对于3G,不知有多少家通信网络企业翘首以盼。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工业累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5%,“电子百强”1-5月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3%。对此,一些企业把利润滑坡怪罪于3G迟迟没有启动。 中兴通讯更是在半年报中给大家算了一笔3G滞后的经济账。该公司称,2005年上半年,受电信业重组和3G牌照发放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中国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国内运营商为迎接即将到来的3G产业化,放缓了对CDMA、PHS和GSM等无线通信类产品的投资力度,加大了对智能网、彩铃、彩信等业务的推广力度。据中兴通讯引用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数据,2005年1-6月,电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78.1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2%。行业投资的萎缩使通信设备制造商在国内的总体销售额有所下降。 2005年1-5月,作为“电子百强”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22家大企业之一的中兴通讯,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1%。从半年报数据看,中兴通讯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虽略有下降,但净利润还是同比增长了34%。 中兴通讯称其3G系列产品为即将到来的商用化作好了充分的技术和市场准备,显示出一副跃跃欲试的姿态。可以理解,大唐移动、华为、普天都持有相同的渴望。在上证所上市的大唐移动的姊妹公司大唐电信,上半年亏损1.29亿元。 同样对普天来说,上马3G是其业绩提高的重要一环。较之同行,普天称得上贵族出身,集合了原邮电部旗下的大批制造企业,现系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中央特大型企业。2001年,普天曾在“电子百强”评比中横空出世、拔得头筹。而据媒体披露,普天2004年亏损9.7亿元,2005年1至5月亏损额有1.9亿元。 普天创立形成的特殊性,意味着其存在某些体制弊端。据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普天集团内部部分企业关联度不高,企业之间还存在同业竞争,巨大内耗使得集团利润受损。集团内生产手机的有首信、波导、东方通信等多家,搞系统的有好几家,甚至搞物流的也有三、四家。记者了解到,普天正致力于改变集团投资型公司或行政管理型公司的运作模式,采用产业型公司的运作模式。该内部人士称,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之一,是避免集团内部竞争。 普天与诺基亚联手涉足3G,进一步强化其产业型公司的运作模式。普天的优势在于研发力量,2001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将下属企业的78个研发机构纳入统一管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其中,包括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和3个博士后工作站。有消息称,普天与诺基亚的3G合资公司,将由普天副总裁兼普天研究院院长陶雄强出任董事长。 博弈中存在竞合机会 在企业看来,已为3G商用化做好了充分的技术和市场准备。而且,3G的推出不会“曲高和寡”。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蒋浩日前在沪参加“2005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时介绍,3G作为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正走向由用户为导向的大众市场。从3G技术本身来说,已非常稳定与成熟。从手机终端角度来说,也已经到了一个经济规模阶段。 大唐移动研制的3G手机,价格高的将在150美元左右,低的则只有50美元左右。市场人士称,按照这个价位预期,未来中国3G手机将比 小灵通还便宜。“绝大多数消费者肯定不知道太多3G的技术,他们关心的是性价比。”在麦肯锡公司全球董事兼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曦柯看来,3G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3G的价格能否“深入人心”。 有关专家甚至表示,3G成本的“深入人心”,还表现为其更有利于拓展农村通信市场。农村发展通信用户投入的成本是城市的10倍,加上农村通信投资回收期长,回报率低,运营商因此对农村通信缺乏兴趣。而我国目前研发的3G技术,在解决农村通信问题上提供了较有效的方案。在同样发射功率下,TD-SCDMA基站覆盖范围是GSM的16倍,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已经具备商用普及条件的3G,一旦启动,对通信制造业及电子器件制造业将意味着巨大商机。上海某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老总称,“3G一方面对制造商是机会,但却属于豪赌,没有上亿、几十亿的投入是不可能进入的”。换言之,那些为3G商用化作好准备的企业,已经为“豪赌”投入了巨资,期待回报的愿望升至“沸点”。 业界认为,普天携手诺基亚进军3G,也意味着TD-SCDMA国际化进程开始提速。种种迹象显示,TD-SCDMA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产业链,产业群体已经形成。 虽然国内通信企业选择了各自的合资伙伴,但不同力量的竞合将加快推动中国的3G进程。对于同行竞争, 蒋浩说,就因为有这种竞争关系,实际上大家也是被迫进入竞争状态。运营商不想“打架”,设备供应商更不想有不健康的竞争环境,但有时候是市场促成了竞争环境。他承认,即便爱立信这样的国际公司有自己的强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特别在中国国内这样一个复杂、很有竞争性的市场中,爱立信首先要把自己的技术和全球经验,与本地化结合起来。至于同行博弈,蒋浩表示,不是一个公司可以做所有的事情。以前IBM什么都做,一直到最后的设备制造都做,而在通信业会看到更多同行合作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