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演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17:23 新浪科技 | |
![]()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 (未央/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ICT中国2005峰会于2005年10月18日-19日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这也是本届通信展期间最重要的峰会之一。新浪网为本次大会的指定支持网站、指定直播媒体单位。 图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吕廷杰演讲,题为《ICT热点监管问题的分析与探讨》,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吕延杰:首先非常高兴在通信展开幕的这一天有这样一个活动跟各位专家领导来交流一下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我谈几个观点。最近在比较热的行业术语就是转型,很多人问为什么要转型,怎么转这可能是很热的话题,这使我想起来达尔文一句名言,对物种生命分析表明,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不是最聪明、强壮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所以通过这一点可以知道,企业转型是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尤其技术进步推动这个行业的发展,过去有一个误解认为企业转型是企业处于经营不好的状况才需要转型,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转型是企业动态战略管理中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既然是一个战略层面的问题,显然是一个很高层的问题,在转型的理论中,既有所谓的弱势转型,通常可以意识到的需要转型了,我遇到很多困难,还有很多强势转型例子,有些企业在巅峰时期要考虑转型,因为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如果跟不上可能错过更好的时机。比如UT斯达康公司,不能说走到很低潮,但是毕竟不如前几年,这里面就涉及在最火的时候,最高峰时候的转型策略问题。我们见过转型成功的案例既有诺基亚这样公司,从木材加工业成功转型为IT产业,也有科达这样公司由于面临技术挑战一蹶不振的公司,所以可以看到转型的重要性。 今天想谈的转型过程中政府监管环境很重要,应该打造一个什么样环境保证企业的转型,什么因素导致企业必须转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一些技术进步,现在比较热的术语,从今年到明年大家可能听到。我想结合这些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个就是炒了很久的3G,一个就是所谓IPTV,一个就是VOIP。这几点综述起来串成一个问题,我们知道通信产业是一个自然垄断的行业,不可能充分竞争,这行业为什么这样,在历史上,美国ATAT公司,由于90年代错过上移动电话的机会,80年代把接入网没有了,后来误判移动电话的发展,然后VOIP出现,但是美国政府没有办法解决ATAT垄断,不得不强势拆分来拆分它,但是这种解决都不能彻底解决这问题,但是今天ATAT百年老字号自生自灭了,这原因是科学技术进步洗牌了,运营商重要的进步就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整个生产力结构的变化,这个行业体现自然垄断属性,不会因为政府的某种政策而变化,会因为技术的演进而发生变化,从自然垄断属性的形成,首先是资金密集型,没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很难进入这个领域。微软公司软件是典型自然垄断,特点是固定成本非常大,可变成本非常低,如果我们是奔驰车的制造厂,开发一款新的奔驰车需要大量人才物的投入,如果多生产一台还需要大量人才物投入。但是软件再投入部分成本可能就是光盘钱,所以这行业典型的固定成本比较大,就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所以任何一个行业就是边际效应递减,但是唯独IT行业体现边际效应递增。它需要高技术的支撑,技术的演变相关性非常密切,所以导致了现在有一个5+1的格局,这说明这个产业政府适当监管是正确的,因为这个行业不可能充分竞争。充分竞争一定带来低效率,但是现在世界各国监管部门苦于说如何找到最好的点,过去一般来讲认为通信产业自然垄断就是因为有固定电话用户带来的物理垄断,到今天在我们国内学术界还有很多人持这个观点,但是我可以举一个反例,如果用户驻地网形成自然垄断,又如何解释中国移动的自然垄断,联通这样公司无法和他竞争。软的就是这样,只有老大没有老二,这种自然垄断绝不是物理垄断造成的,而是因为增量成本小于平均成本,造成这样一个经济学属性的根源在于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所以谈到转型。涉及到行业往哪儿转,就在两三个月前中国移动召集唱片公司开一个会,由于彩铃,MP3下载,涉及大量音乐著作权问题希望和大家协调一下,令他们大吃一惊,与会代表不仅是唱片公司,很多歌手都来。有一个歌手充其量是三流歌手,杨臣刚我在公司签约,最火一个月,1张光盘10张盗版,这卖了60万的唱片,中国用户接近3亿用户,彩铃用户突破4千多万,在4千多万彩铃用户当中,有10个有一个下载了老鼠爱大米,4百多万次下载,下载一次3块,1200万市场价值,说美国有一个做音乐排行榜,如果中国移动做一个音乐排行榜最准确的,比什么网络都要准确。如果中国移动做一个唱片公司马上跟你签约,因为我跟你一块玩,可以一个月创造1200多万市场价值,跟他一个月只能创造60多万。 我们看到麦当劳会卖儿童玩具,我们企业转型有另一个思路,企业有什么资源就想办法做什么?有一个航星洗衣机厂,是做商用洗衣机,结果有一天生产能力不饱,说要生产民用洗衣机,他一下死在这,他有这资源,但是不适合向民用转,因为民用洗衣机销售渠道、品牌、售后服务跟工业洗衣机完全不同。反过来可以看到麦当劳卖儿童玩具,是快餐店怎么跨到玩具零售商,如果专门做一个玩具连锁商店成本很高,但是由于目标客户群在中国,由于欧美很多年纪大的也吃麦当劳,在中国主要是低龄少年儿童,这些人除了吃也要买玩具,所以不增加成本增加收入增加销售额,所以通信产业这样例子很多,这种范围经济学例子特别多,这给监管提出一个问题,这种跨行业监管在中国很忌讳的词,有一次问我什么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说先告诉你一个特点是政治经济,里面有很多政治色彩,另外是权利经济,第三是诸侯经济。各管一摊谁都把持自己一块。所以监管上可能整个体制调整上带来很多障碍,因为范围经济导致跨行业的,从这个意义来讲,大概已经描述出这样的特点,我们这个产业由于技术的进步,由于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某种融合,某种跨边界的管理以及模型的出现,我们最近一个研究做了一个展望,大家现在在担心VOIP的问题,所以现在出台一些政策,VOIP在实验阶段,这样又可以保证主导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因为毕竟投那么多钱,建那么多网络,同时要摸索一下怎么监管,我本人也参与到这项研究中,客观中我的观点VOIP绝对堵不住,一定要疏导它,而且VOIP不断发展会导致今后语音业务占主要业务收入的VOIP在电信业转型中,由于技术的驱动导致语音业务越来越不赚钱,但是我们知道理论界有一个争论,下一代是NGN还是NGI,NGN是我们电信思路下来的,网络可管理可控制的,NGI的观点网络是透明管道不要管它,应用都是终端上,终端都是智能的,互联网概念,智能的概念,网络一定要有QOS,人和机器通信是尽力而为的网络,由于这观念推崇所以有P2P的概念出现了,这两个待会儿邬院长会讲。双方都有它的长处,但是近期NGI会占上风,为什么上3G,两G很好解决人跟人通信,3G还要解决人跟计算机服务器的通信,既然这应用更多靠解决方案靠内容驱动的应用,所以某一个初期支持NGI的发展,NGI很快会饱和,我通常说NGI网络像公共交通,路增长和应用增长永远不匹配,怎么没有人控制,怎么没有人管理网络,怎么速度这么慢,在这情况下需要把可管理可控制电信级的网络管理引入,这两个综合肯定是一个出路。回到这个例子,如果今后的应用转型的特点以人跟机器通信为主的应用,比如我点了鲍鱼、鱼翅,你米饭应该白送给我,VOIP属于米饭的作用,我们监管中应该考虑一个问题,未来的网络,所谓ICT网络,不仅解决人和人的通信,还要解决人和机器通信的网络上,运营商怎么赚钱,这就是一个转型中最大的问题,你能不能存活下来的问题,我个人有一个观点,前不久CICSO公司老总到北京访问,问我一个问题,移动运营商和SP、CP之间,移动运营商留15%,SP、CP留85%,他说这会变化吗?会变化多少,我说会变化,而且会倒挂过来,我就谈了我们最近的研究成果,易货运营商靠什么活着,运营商没有把自己融入这个产业链,人跟人不需要产业链,但是人跟机器通信才有产业链,所以我说我就是管这段路的,你留下买路器就行了,搞NGI就希望你是透明管道,你收你那点钱就可以了,所以运营商很着急,做半天互联网不赚钱,但是经济学的角度,市场角度看我们互联网收费模式,典型的按流量收费错误,怎么能按流量收费呢?上新浪网站,搜狐网站下载那么多广告为什么要我收费,如果我出国三年,快把儿子照片传给我,如果同样一个看着玩的图片要钱吗?第二点有人说按时间收费,人跟机器收费相当于公路交通,人跟人通信相当铁路交通,铁路交通效率很低,投资很大,但是安全问题,所以要修轨道交通,轻轨,要修地铁,服务质量很好,但是一定是网页不分离的,谁做网络就做这业务,一定是铁道部网络不分离的,但是公路交通一定网页分离的,你注意修路修养路费一定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就是我们人跟机器通信最大不同,由于这网络不可控制的,按时间收费贵吗?有人说那么就去包月,除了固定电话一户一话包括小灵通、包括移动电话一旦包月产量大量问题,一定会堵塞。某一个个体客户上不去网就会很气氛,所以大家搞技术特别热心,但是没有人坐下来想互联网到底该怎么收费,所以我个人认为,互联网以后运营商不应该向网络收费,而是从内容提供商,你点这个内容,你看这个IPTV,这个内容的价钱不一样的然后80%给运营商,完全可能倒挂,现在SP、CP不会干的,现在稍微调整一下比例意见很大,但是你同时看到有些SP、CP做一个月赚上千万像玩一样,这道理在哪儿,倒挂过来,回到杨臣刚例子,作为内容提供商在一个渠道上可以一个月赚60万,另外一个渠道上赚1200万,一定跟赚1200万的渠道合作,那个渠道给我的钱只要超过60万就干,如果给杨臣刚100万就会跟中国移动签约,所以今后运营商依然会活得很好,但观念必须转变,你要转型,你语音业务越来越不赚钱,所以监管上逐步放松它,但是要鼓励运营商做内容的整合,但是不是自己要经营的内容,这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我们知道这几年 全球500强里面有一规律,过去营销学讲企业竞争的优势第一个就是总成本领先价格优势比别人强所以能生存下来。第二差异化优势,服务不一样,业务不一样,现在提出目标聚集,专注一个领域,你优势互补,把你嵌入产业链,你收费模式应该从内容分,这样跟网络没有关系了。既适合NGI也适合NGN模式,这样给我们监管带来巨大挑战,我们发现是跨行业的,而且跨边界的管理,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特别关注这产业的变化,因为我们做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今后整个产业链的模式,想用组织生态学的模式研究,后来发现我们研究是失败的,因为生物链是一个闭环,一个动物粪便可能是另外一个生物的食物,但是我们产业链,IT的产业链往往是一个开环,这个开环的终点以需求驱动,而且这个产业链中特点很多企业之间有紧密的依存关系,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有一个不景气大家都不景气,但是生物链中很难说老鼠活着为了猫有饭吃而活着。后来我们用一个双边市场,所谓的运营商典型是双边市场中的第三方,因为双边市场就是这样,既像卖东西收钱也向买东西收钱,比如拍卖我有一个祖传杯子存了好几代了,我拿着拍卖,拍100万,要付10万手续费,如果哪个人买了也要收10万手续法,而且拍卖公司不承担赝品,要求拍卖公司提前展示,你自己找人看验证它,现在手机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既要SP、CP内容的厂商收钱也向上网网民收钱,这是典型的双边市场,拍卖很赚钱的,因为经济学家主要研究赌场和拍卖场。前不久嘉德拍卖一整天拍完,开到1千万就要付2百万给拍卖公司,一场拍卖完了拍卖公司卷走几个亿就跟玩一样,拍卖是严格管制的2亿5千万许可资本,而且现在不准入了。这样发现拍卖公司作为第三方是一个垄断的市场,刚才讲通信产业是自然垄断的,因为有自然垄断属性,你采用什么办法监管没有用的,只能靠技术洗牌,这种情况怎么办?这行业不可能出现竞争,所以中间老大很厉害,你既然向买东西收钱,向卖东西也收钱,你是否把SP、CP看成你的客户?这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你向人家收钱就是你的客户,所以转型最重要是观念的转型,现在转型很多问题,比如认为集团客户就是大客户这是错误的,大客户过去是用重要性和消费量,但是集团客户一定跟普通客户普通业务开发逻辑完全不同,那种业务面向消费市场的业务一定是一种带有 病毒式扩散特点的,而且具有互相关联的作用。但是集团解决方案一定是量身定制的,所以企业要注意市场的变革和业务的变化,特别是技术变化给我们带来的需求,我们才能紧跟形势,这又出现了我总结的集团客户实质上就是说过去是直接给人家卖鱼,现在是给人卖渔网,我们要开发一个解决方案为客户和客户创造价值,不是直接给最终客户创造价值,而是给一些商家,一些企业用我们通信品牌去赚钱,去满足他的客户需要,这就是我们转型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如果能很好解决集团客户和行业应用企业应用的转型,能够解决跟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产业链整合和自身利益结算模式的保证问题,这还应该有一个长期的持续发展很好机会,正因为这样的挑战,同时又有机遇存在,所以我们期待更好的技术应用能够推到市场,比如3G这样的,因为我们看到未来收费模式完全不同的,需要内容推动的,没有这样一个舞台,3G本身不是一个一定能赚钱的东西,但是3G是一个舞台,有了这个舞台就有很多能赚钱的节目,所以我们需要这样的技术,因为我们面临这种变革,这变革对强势企业存在这种需求,对弱势企业也存在这种需求,总的来讲在这样前提下互联网追求宽松的局面,管制应该越来越放松,这几年信产部很多监管,比如资费上线监管等等,我也提到过一些,如果就做上线监管下线怎么管。比如国家出台反不正当竞争法,部里采用互联互通不对等结算模式,以及监管的配套模式,把这市场达到相对均衡的点,只要有这样的模式相对比较放心的,陈云同志管经济有做上限下限都在这笼子里飞,我们其实在监管中有很多可以堵住这个下限的地方,在合理监管框架下,在认真关注技术进步,在认真关注市场的变革,能够转变我们观念去迎合市场情况下还是很有希望的。由于时间关系,希望以后和大家交流,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