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峥嵘:农民维权的最后一公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15:58 中国计算机报 | |
假种子、劣质农资坑农事件时有发生,农民深受其苦。事实上,政府和工商部门都加大了查处力度,同时,也需要农民的举报、投诉等方式予以配合。 农业的生产特点是季节性很强,如果耽误了农忙时节,要影响一年的收成。另外,在广大的农村,维权成本高昂也让农民在维权的时候望而却步。为此,很多农民面对农资侵权事件的态度是顾不上,结果不了了之,这进一步助长了不法投机分子的气焰。 对于工商部门和地方政府来说,不遗余力地降低农民的维权成本和农民消费纠纷的处理成本,是政府公共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在必行。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甘肃省工商局和消费者协会推出的“一会两站”是这方面的一个颇有成效的探索。据统计,自从甘肃天水市“一会两站”建立以来,今年已受理消费者投诉1835起,挽回经济损失34.8万元。平均每件涉及金额不到200元,“一会两站”处理涉及金额小的投诉的能力,满足了农民 维权的需要。所谓“一会两站”,就是把消费者协会分会建在乡镇,把红盾护农服务站和“12315”维权联络站设在村上。天水市各乡镇、村落因地制宜,依托基层党组织建站和工作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并由村干部兼任或在当地有较高威望的热心群众担任站长,负责日常工作。服务站建在村里,农民群众小事不出村,买了假农药假种子的农民不出村就可以投诉。 “一会一站”就可以处理农民的投诉,为什么还要“12315”维权联络站? 在过去,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网络一般以省为核心,各地为支撑点,在一省范围内具有高度集中统一的特点。以甘肃省为例,在省内任何一个地方的消费者只要拨打12315电话,都直接由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统一受理,调度分派,使当地的工商、消协快速反应,有的放矢,及时处理。但是,对于农民小金额的投诉,也通过12315指挥中心统一处理,确实客观上存在着成本太高的问题。 “一会一站”在处理一村一乡内的侵权事件上,降低了农民维权的成本和相关部门处理投诉的成本。但是,对于 食品安全这类有区域性特点的问题,“一会一站”就无能为力。甘肃护农服务站则搭上12315网络快车,作为12315网络深入农村的触角,可以为农民维权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12315网络平台所具有的信息采集、处置、分析三大功能,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对各类消费问题的咨询、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以及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12315网络可以更全面、更切合实际地分析和更有针对性处理。天水市通过“一会两站”的形式,把遍及城乡的服务站作为触角,更有利于发挥12315网络优势,整合利用信息资源,发布焦点问题分析,进行消费警示,给监管执法提供案件线索。 天水市“一会两站”对全国农民维权的意义在于,从基层做起,抓住终端建设,塌实地着手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提升了农民维权的工作水平,解决了维权难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