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中国宽带P2P应用推进联盟成立大会专题 > 正文

通信产业报:三方纵论P2P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7:49 通信产业报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工程师 杨明川:将P2P化敌为友

  P2P技术的基本特点有几个:首先是分布式和去中心化,P2P本质上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整个P2P的应用功能分散在各个P2P节点(Peer)中完成;其次,在网络上,P2P采用叠加的方式,和底层的网络保持无关性;最后是对称性,P2P中每个节点既是客户端,也是服务器,功能的提供是对称的,这是P2P和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最大差别。

  由于P2P的这些特点,使得P2P的应用具有和传统的应用不同的特点,它的扩展性高,实现方式灵活多样,部署的成本非常低。因此,P2P从诞生以来就迅速风行,基于P2P的文件交换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应用。据CacheLogic的研究,在2004年,以BT和Edonkey为代表的P2P应用已经占据了整个互联网流量的2/3。这些流量中,主要都是MP3音乐和各种视频文件的交换。

  对于网络运营商而言,P2P的挑战也是非常巨大的。首先,P2P会消耗大量的带宽资源,而且P2P并发连接的特点会使得P2P应用将消耗所有可用的资源,这很容易导致网络的拥塞,并导致其他互联网应用的性能降低;另外,以Skype为代表的基于P2P的话音通信技术直接威胁到了运营商的传统话音通信业务。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P2P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也可以为网络运营商带来新的机遇。首先,利用P2P技术可以对现有的一些业务和网络进行优化,提高性能,降低成本,例如P2P和CDN技术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次,结合运营商的业务,通过积极探索P2P的新的运营模式和赢利模式,可以开发可管理的、可赢利的、可良性发展的P2P应用,满足用户需求。

  总之,P2P是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来看,只能引导,不能堵截。对于运营商而言,P2P也是有利有弊,目前是挑战大于机遇,通过积极的应对,可以变挑战为机遇。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金伟:止渴于边缘资源

  下载类P2P软件的典型应属BT(BitTorrent),它采用一种结构化网络结构,利用分布式哈希表(DHT)技术,使每个独立节点都不需要维护整个网络信息,只在节点中存储其临近的后继节点信息,就可以有效地找到其他目标节点。

  由于减少了节点信息发送数量,从而增强了P2P网络的扩展性。正是BT的这种特性,使得BT下载软件在应用中会大量抢占网络带宽,并且经常是长时间占线,给其他互联网用户造成不便。同时增加了网络负荷和运营成本,影响了网络运营商的利益。

  近来悄然兴起的互联网视频直播软件(如pplive)的情形却与BT大不相同,虽然它也是基于P2P技术的共享软件,但它不会对网络带宽造成负担。这类软件使用网状结构,支持多种格式的流媒体文件,节点间动态查找就近连接。

  其工作原理是创建系统内部的虚拟组播技术,利用边缘用户的剩余处理能力和带宽为下游客户提供客户端代理,每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将收到的媒体流进行复制或分裂成多个流发送到其他用户,网络中每个用户都可以是媒体的使用者同时也是媒体的分发者。用虚拟组播技术媒体流可以不断的被增加和复制,并一个接一个地传递到网络的其他用户,从而在网络边界形成一个媒体流的虚拟交叉网络。当用户需要播放某一频道节目时,组播系统就会将它加入到相应组播组中,使用户迅速得到服务。

  利用P2P的虚拟组播技术实现了用户在线越多,视频播放越流畅的特性。P2P实现了在Internet架构下内容分布式发布的对等网络,改善了内容上的流量分布。由此可见,P2P十分适合于现有Internet网络架构下点播式的视频业务,而网络无需做太多改造。如果运营商主动利用P2P技术应用在IPTV业务中,与媒体制作公司共同合作,做好版权控制和媒体流标准,就会快速形成一个媒体检索点播发布的盈利模式。

  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宽带网络的进一步普及,P2P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优势。它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边缘资源,即用户的计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带宽,甚至计算机硬盘的内容。由于P2P网络的非中心化和自发组织的体系结构特性,使其更具有非常好的健壮性。也正是P2P网络的灵活性和易操作性提升了互联网用户的共享和参与热情,从而带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利用P2P技术开发的软件涉及到通信、互动游戏、媒体播放多种网络应用。

  电信运营商应充分抓住宽带应用的商机,吸纳各种先进技术,研究信息安全、数字版权保护,是利用P2P技术的关键。运营商只要把握好信息源头,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进行流量控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合理运用P2P优势,积极探索合法、规范的P2P运营模式,建立一个可控制、可管理、可运营的P2P网络,那么P2P技术的应用将可能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新的利润增长点。  

  赛迪顾问电信咨询总监 绎明宇:产业链救赎P2P

  目前,即时通信应用本身均为免费的,它只涉及到网络接入费用。在目前宽带应用并不太多的情况下,电信运营商不大可能限制即时通信应用的发展,除非语音类即时通信的大规模应用已对传统的市电业务和长途电话业务(均为Phone to Phone通信)造成直接的竞争。不过,由于已有部分即时通信软件拥有了语音聊天的功能,它将对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主体(语音通信业务)造成直接的替代型竞争,所以各大电信运营商均竭力打压。

  目前,信息产业部已倾向于各种语音通信模式均归类于基础电信业务,只有电信运营商才能开展这类业务。所以,近期Skype的免费

网络电话(属于VoIP的范畴)被叫停就是信息产业部维护电信运营商在语音方面的主体地位而采取的坚决措施。对于即时通信的语音聊天业务来说,其结果将必然是受到电信运营商的打压或限制。

  而对于BT下载应用,由于各大电信运营商(主要是固网运营商)采取的是与带宽量有关的包月制和计时制(这一点与长宽等驻地网运营商的多用户带宽共享机制不同),而且目前其他应用(如流媒体应用等)明显不足,所以,对于各大电信运营商来讲,它的带宽压力相对较小。所以,虽然前期有少数省级运营商曾采取过封闭BT端口的措施(如重庆网通),但总的来看,各大电信运营商主体上还是采取了疏导为主的策略,并没有强制地限制。

  但可以预计,随着流媒体应用、网络游戏应用和在线音乐应用等大数据流量的应用的兴起,这些应用对带宽的高要求必然会促使电信运营商改变目前对BT下载应用的应对策略。

  同时,虽然BT下载已新生出许多合法的应用,但非法复制仍是BT下载的主体,所以它必然更加直接地影响到各版权所有人的利益,例如2005年5月份,全球通过P2P服务下载的歌曲达到了2.43亿首,而同期由数字音乐商店购买的歌曲数量仅为2600万首。有鉴于此,各版权所有人(特别是音乐和电影、电视版权所有人)均在通过各类渠道(包括法律强制力)促使电信运营商成为保护版权的重要途径。

  可以看出,由于技术的进步,电信业的发展已不再是传统的语音通信问题,而是综合信息服务。在此背景下,如何利用新技术向用户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廉的服务就成为电信运营商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一方面,电信运营商要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提供新的业务。

  例如,美国VoIP的订户已从2003年的13.1万户增长到2004年年底的100万户。而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在各地也在试点VoIP业务,希望通过这种新型语音通信手段来争取自身弱势地区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也需与相关主体形成新型的产业链关系,通过更深入地介入到这个产业链条中以取得更大的收益。目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

中国联通等均在与各类音乐版权所有人、音乐SP谋求合作,以期发展数字音乐业务,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说明通过各相关主体的协同合作,将无盈利模式的BT下载服务转化成为合法的在线音乐商店或网络电台服务,从而有效地引导用户的正规音乐购买行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