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2005年中国国际通信展专题 > 正文

专家共议小灵通后续演进 与3G共存共荣为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2日 13:32 ChinaByte

  天极网9月22日消息(记者 于艺婉)日前,《光明日报》信息化周刊副主编蔺玉红女士的新书《小灵通传奇》正式出版发行了,借该书出版之际,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市场与产业室主任史炜、素有“小灵通之父”之称的浙江省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徐福新以及UT斯达康公司董事长吴鹰等专家共聚一堂,畅谈小灵通日后的发展路径。

  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截止到今年8月,全国小灵通无线市话用户已经超过8200万用户,而且每个月平均新增用户将近200万用户。如此看来,小灵通用户将来有望突破一亿户也并非没有可能。

  从最初的小规模到北京、上海等市场大规模的铺开,2004年

小灵通得到了超高速的发展,今年已经恢复到正常的固定的发展时期。陈金桥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路径,一则由于消费需求的演进,二则为强烈的市场驱动。

  “中国电信市场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且是消费层次最大,区域差距很大,消费结构非常多样化的市场,这也就给了小灵通发展的空间,另外,小灵通促使了中国中低端用户爆发式的增长,强烈的市场驱动,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消费弹性。”陈金桥说。

  鉴于此,史炜主任表示:“小灵通最大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今天有八千万用户还是以后有一个亿的用户,而在于它对电信的竞争格局的影响,我一直认为是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03年,小灵通进入北京,这对于其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而后,中国的资费价格改革最后的壁垒突破了,包括新的单向收费,对手机多种付费模式,很多原因来自于小灵通进北京这个因素。”

  不过,小灵通这个带有移动性质的固网延伸模式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备受质疑,而很多人认为小灵通必死无疑,所以,陈金桥和史炜都认为小灵通后续的发展是这个产业最终走向何处的关键。

  对此,“小灵通之父”徐福新表示:“要造就小灵通美好的明天,首先,小灵通运营商、制造商要树立信心,不要把它作为一个过渡产品。其次,要造就一批懂技术,吃苦耐劳的小灵通专家队伍,为提供一个优质规模小灵通网络提高系统保证,同时也为固定运营商培养和造就无限的商机。”

  “三则手机加上无缝切换技术,就可以使技术大大提高。根据CRCGD248协议,积极开发小灵通的分属功能,小灵通又是一个亮点,也是为固话运营商创造一个新的业务运营点,使小灵通再次焕发青春。”徐福新说。

  “四则充分利用小灵通网络与3G网络,在业务、网络上的融合。”徐福新说,“在业务上通过升级小灵通的平台,为实现3G提供相应的业务,实现在业务上资源共享融合;终端方面,小灵通与3G的双模手机,有利于小灵通和3G技术共同发展。小灵通通话时间很长,辐射很小,成本又很低的特点都将得以体现。”

  作为小灵通网络设备以及终端方面的领头羊,UT斯达康公司的发展例证了小灵通起起伏伏的成长过程,随着小灵通的平稳发展,UT斯达康不得不在今年做出对该业务的调整,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裁员,不过,该公司董事长兼CEO吴鹰却还是对小灵通满怀信心。吴鹰还明确地从UT斯达康的角度指出了小灵通后续发展中三个重要的方向,“一是不断提供小灵通网络系统方面的技术,加强室内覆盖、短消息容量,数据容量的建设;二是进一步降低终端成本,今后UT斯达康的终端都将是百分之百无缝切换的终端,这一点对小灵通的发展尤为重要;再有就是与运营商结合起来作

增值业务,日本小灵通在今后的高速发展就是很好的证明。”

  “小灵通是中国电信历史上第一个由非政府规划的一项技术,小灵通和3G的关系是大家最关心的,而我们提出一个观点,那就是小灵通的iPAS和3G一定是共存共荣的关系。”吴鹰说。(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