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中国TD-SCDMA商用发展论坛专题 > 正文

TD-SCDMA仍是政府宠儿 业界视线转向后3G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6日 09:37 ZDNet China

  CNET科技资讯网9月16日北京报道(文/张岚) 依旧得到了运营商和通信厂商的鼎力支持,依旧吸引了百余家媒体关注的目光。

  不过,当3G在中国还始终是一个“可望而不及”的概念时,在持续热论三年之后,走到第三届“3G在中国全球峰会”无论是在标准、业务、技术、盈利模式上都很难再谈出新鲜的内容了。

  牌照是与会者唯一关心的问题。但没有人能够给出答案。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奚国华非常清楚大家的心思,“很多人可能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发、发几张、怎么发,现在还没有一个结论,我今天不能说。等到一旦确定下来,我一定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迎接”是今年“3G在中国全球峰会”的大会的宗旨。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认为,“今天召开这次峰会就好像一次比赛已经到了发令枪响前后的时间。大家再去猜这个枪在哪一分钟、哪一秒钟响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应该是仔细检查一下自己跑鞋的鞋带是不是系紧,自己跑鞋的鞋钉是不是松动,因为一旦枪响其它的赛跑者都会跑得很快。”他之所这样打比方是认为,对于3G的到来,在政府、业务的运营商、设备的制造商还有很多需要进一步准备的地方。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认为,中国引入3G的时机基本成熟,但中国在引进3G的时候也要面临很多挑战。“首先,中国要在3G 形成有效的竞争,而引入大的运营商在中国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包括投资上的风险以及未来竞争的风险;面临的设备层面,特别是终端层面的挑战也是巨大的;第三,3G本身也面临着很多,比如网络的规划优化、业务模式,终端等;以及未来在宽带的网上VoIP的影响等。

  TD —SCDMA 依旧是宠儿

  无论是信产部副部长奚国华还是科学技术司副司长张新生在本次论坛上再次高度肯定TD—SCDMA 技术。

  奚国华说,最近测试表明,TD—SCDMA 的系统、终端、专用芯片在功能、性能、产业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张新生则表示,TD —SCDMA 系统整体产业链也建立起来了,如果能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继续做好推动工作,TD—SCDMA 将能够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步得到市场的认可。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周寰表示,大唐TD—SCDMA 商用化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据悉,大唐已经开发了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射频了远大容量基站、直放站、干放等系列产品,并针对未来3G运营所使用2G频率的传播特性,可视电话、多媒体与数据等3G业务特点以及国内不同环境、不同业务传输模型下落覆盖的需求,形成了包含室内、室外的无线覆盖解决方案,端到端的业务解决方案,网络运营服务解决方案,与2G网络融合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初步建立起了年产TD—SCDMA 基站系统上百万信道的产业规模,并具备进一步扩充产能的基础。

  据周寰介绍,TD—SCDMA 系统建网与终端的综合成本要比原2G系统低20% 到30% 左右。

  视线转向后3G

  虽然至今3G时间表还是个未知数,但新技术的挑战已经到来。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院长曹淑敏认为,宽带无线接入,尤其是具有移动性的无线接入技术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分支,给传统的移动通信网带来挑战。

  在新技术的压力下,HSDPA 和HSUPA 的技术已经被引入到市场中,这在美国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商用网络。而移动通信界更是提出了3G的长期演进E3G 方向——LTG 、AIE ,据称E3G 将能够提供100M甚至是100M以上的下行速率。曹淑敏表示,整体看无线通信领域,一方面移动在逐渐向宽带化方向发展,而另一方面宽带或者说固定宽带向着越来越具有移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而且它们的目标是共同的,都是向着第3G或者是4G方向发展,支持更高的数据业务速率。

  不过在部署的时间上,移动性的无线接入技术计划是在2007年、2008年进入市场,而E3G 是2010年进入市场。曹淑敏认为,到时将面临着对3G发展的技术选择和发展空间的探讨。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谢大雄认为,OFDMA +MIMO技术应该作为3G的一个有机的补充。关于LTE 、AIE 、IEE 只是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