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专题 > 正文

图文:日立中国公司信息通信部副总经理程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16:16 新浪科技
科技时代_图文:日立中国公司信息通信部副总经理程军
图为: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部副总经理程军演讲。(骆磊 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新浪科技讯 2005年9月14日-16日3G在中国2005全球峰会和全球3G设备和业务展示在中国北京凯宾斯基饭店举办。会议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主办,会议旨在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中国3G产业的发展。新浪网为指定门户支持。

  图为: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部副总经理程军演讲。(骆磊 摄)

  以下为其演讲全文:

  主题:CDMA2000的未来发展

  程军(日立中国有限公司信息通信部副总经理):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大家好。今天实际上谈的主题是3G,我想借这个机会首先把我们公司、日立中国、日立通信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在座的诸位对日立从家电的角度讲有一些具体的认识,但是从日立通信这个角度讲,诸位了解比较少。实际上这跟我们进入中国的时间也有关系。实际上日立集团作为

世界500强的一家公司,主要产品实际上不是家电,而是包括重电、信息通信。去年我们全球营业额大致将近900亿美金,实际上有20%多是信息通信集团贡献的。日立(中国)在国内日器里边是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日立(中国)去年有将近50多亿的销售收入,这里实际上主要是通过信息通信做了一些具体工作。就日立通信而言诸位了解的比较少,实际上在日本已经很多年,给NTT 、KDDI提供从开始的交换机到现在的三个主打产品,第一个是IPV6,日立在日本领先,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现在我们提供宽带接入产品。第三,3G。3G我们提供的是EVDO。从2003年开始我们已经商用,是世界上第一家同时提供800M及2G的EVDO的厂家。在CDMA2000这方面,包括我本人96年一入社,我们就开始着手ICUA,后来大B的开发研究以及商用。首先把EVDO3G这方面的一些新的想法以及我们实际的经验跟各位介绍一下。

  今天的主题有六个,主要是介绍最后两个,一个是VoIP的挑战。一个是日立公司的EVDO产品。

  首先,语音数据混合网络的整合及发展趋势。

  到目前为止3G当然我们国家有TD—SCDMA,其它是WCDMA和CDMA2000。CDMA2000我们刚开始有IS—95,后来有1XRev.o,后来有1XRev.A。从Rev0到Rev.A是全IP Based,可以实现语音、视频业务。我们有WCDM的趋势,比如从GSM到HSDPA。我们公司主要是CDMA2000研究、生产、制造为主,今天主要是把EVDO在Rev.A上,我们全IP的设计思路、新的思想跟大家介绍一下。

  引入新型业务。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传统的通话服务以外,GSM也好,CDMA也好,本身是基于为语音服务的设计思路。所以,到目前为止这个设计思路也没有变化。但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之中手机已经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活组成部分,并且现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变化。打个比方可视电话PoC、BCMCS等等诸多方面一些新的业务、新的内容通过传统的固网以及现有的移动网络很难实现这些业务。所以,从另一个侧面讲,前IP based网络可以同时提供语音,并且我们在日本国内以及在世界各地,包括北美以及中国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做了很多研究。今天主要是把一些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

  固网跟移动网将来实际上肯定是有一个融合的过程,基于这些原因,第一点,移动手机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为了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业务,我们必须要有它的存在。但是第二点,固网到目前为止可以提供99999稳定性的业务。怎么整合是一个问题,但实际上我们的思想是从运营商的角度讲,从制造商的角度讲,3G以及下一代网络无非是为了实现两个目的,这两个方面肯定要也一个很好的答复。通过固网以及移动网,全IP Based的情况下通过MMD的组合,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号通以及一机通业务。

  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想法,图中所看的是已经在日本做了很大的研究,核心部分我们有MMD,主要是核心网络,中间有一个汇聚层。接入方面有现有的PSTN,以及下面传统GSM、EVDO、CDMA,也包括IP,包括宽带接入、POD网络。我们有1X、WIFI的网络。我们通过MMD把这些网络进行综合处理,这样在MMD核心网络的平台下,PSCM以及其它任何一个接入网络都可实现业务方面的互补,并且无线网络之间也可以进行无缝平滑的切换。

  下一代全IP网络应该提供一些什么样的业务?我们通过全IP的网络以及MMD来罗列所有的业务,比如可视电话、BCMCS、PTT、OS以及高质量电话,这些怎么实现是一个课题。

  在EVDO全IP网络上、MMD我们做了一些什么工作呢?

  VoIP有一些挑战,跟VoIp的性质有关。VoIP实际上因为到目前EVDO不保证带宽,而语音方面我们要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间段内一定性、连续性的发包,保证语音的质量,这一点是一个课题。第二点也是VoIP固有的性质——时延。我们通过多年的研究,如果在EVDO上实现VoIP,实际上跟其它无线的系统一样,全网整体系统的时延必须要在350毫秒,甚至更少。这样对EVDO3G提出一些需求。第三点,所谓的丢包。实际上在数据业务上丢包,丢包可以把包重新发送,像E—mail,不存在质的打击,但是对语音而言,丢包不可能重新发送。跟大量VoIP有关的内容是什么呢?大量的短数据包的发送在一瞬间,这对网络整体的传输速率提出一个新的要求。第五点,大量的休眠方式终端,因为语音从打电话出去到接电话要有一个瞬时的过程,但是VoIP是基于DATEA,对这些终端怎么管理系统方面提出很大的要求。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研发过程中以及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找到一些新的思路以及解决方式。比方对QoS、时延、短数据发送,现在EVDORev.A无线接口一些协议可以大致保证VoIP质量上的保证。第五点不是无线接口的问题,也不是QoS的问题,而是大量休眠终端管理系统的问题。实际上日立公司到目前为止对局端、远端的系统,包括RAN、BSC、PDSN做了大量的改进,对高性能的产品也进行开发之中,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下面具体介绍一下我们在VoIP在EVDO0版本、A版本做了一些什么工作。

  这是我们的网络设计思路,也是我们在实验室里做测试的时候用的一套系统,它也是基于3GPP2的协议。中间是MMD,为了实现全IP,为了实现跟其它接入的一些整合,我们设计了一些MMD。包括VoIP服务器,包括其它一些设备。上边SIP Application服务器以及OSA服务器。下边是目前3G EVDO的系统,以及EVDO RAN基站。实际上我们做这些试验考虑到不光是VoIP要做一些具体的测试,其实跟无线接入系统切换,以及语音和其它服务内容我们做了大量的测试,比方我们列了五点,因为VoIP固定的一些问题,时延、QoS,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做了两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基于0版本的方案,第二套是基于A版本的模拟服务的方案。这一套我们实际上是在现有的0版本上,应用的是日立公司自己开发生产制造的芯片,然后在0版本基站的基础上挂上我们的软件,通过软件实现跟A版本相同的一些业务。比方说QoS对抖动的追求我们做了一些测试,上面没用QoS的情况之下的测试结果,下边是有了QoS以后的测试结果。实际上除了语音的测试以外,我们为了确认QoS有没有效果,我们也加叠了背景trafic,可以看到抖动特别大,并且没有规律。但实际上加了QoS之后,发现抖动被抑制,在被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上头未加背景trafic,下头是加了背景trafic。红色是没有QoS的情况下,黑线是有QoS的情况下。横轴是相对值,纵轴是频率的发送值。我们发现在有QoS的情况下有没有背景Trofic,分布跟没有QoS相比要好得多。红线是没有QoS,黑线是有QoS,分布的结果非常漂亮。日立公司其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除了这些测试内容之外,结论是什么呢?通过我们的软件现有的设备,如MMD,大量新的软件、硬件的开发到位,在EVDO上用VoIP方式实现语音业务,并且保证质量。

  刚才说的都是0版本基站在我们的软件上实现A版本的功能。我们对A版本做了一些模拟测试,包括局端的一些设备,用了自己公司的刀片服务器。实际上日立公司通信信息在服务器、存储以及硬盘上都有一些卓越的业绩,用我们自己的东西也是轻车熟路。我们用了8路的两套设备来对整个系统做一些测试、模拟,对RF这部分做了40个服务器群的连接,也进行一些功能测试。

  测试的结果,比如扇区处理能力,用户处理能力的分布,平均延持时间的累计概率分布、PER的分布、PNR的分布,我们在A版本商用化之前做一些A版本和0上本的测试,对A版本商用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从2003年开始我们已经在日本、北美其它一些国家,通过其它合作伙伴做了一些商用的业务。所以,日立公司在EVDO这个领域里占有领先地位。

  简单介绍一下日立公司EVDO的产品线。

  从系统而言,从终端到核心网,所有的设备日立公司都可以提供。在日本手机和上网卡的应用是au,au实际上是KDDI,我们在KDDI占一半以上的份额。当然对手机和上网卡我们也做了一定的工作,实际上第一款手机,从IS95开始,实际上也都是日立公司提供的。今天的主题是CDMA、3G,不光是CDMA系统的介绍。在系统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PSTN、CR、PCF,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把基站整合到以太网上,实际上对新业务下一步的发展做基础。PCFBC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除了核心网络之外,在基站、AP方面我们也有一套产品系列,主要是小型的AP,主要是三扇区、两载波。当然也有一些更大的产品在开发之中,还有超小型的AP。今天介绍一下Pico—cell、超小型的基站及我们的设计思路介绍一下。

  PCF方面现有的设备不会满足下一代3G以及下一代网络的需求。PCF的连续数上我们现在的模型是192载频,会升到1042个载频。3G以及下一代网络的出现对速度的急剧增加会有需求,所以我们重点是PPP会话数/加,从现有的85K提升到1600K。基站上正如刚才所介绍的两载波、三扇区,左图的AP都支持,并且有两个喷段,一个是800M,一个是2G,在日本商用很广,并且是有两三年业绩的一个拳头产品。右边是AP,也是同样的频段,全向的频段,也是在逐渐商用之中。Picocell基站体积、重量特别小,现以800M为主,可支持分散型、集中型。这个产品现有的趋势以及世界范围的趋势,运营商从投资角度,从初期的投入以及以后的网络管理都要进行一些考虑,对这个产品可以重新定位。PCF以及PDSN可以整合,这个系统实际上是公网的缩小版,提供的业务跟大型核心设备的提供制式完全一样,包括在A版本之下的语音、视频、其它相关业务,包括PTT。它还有一个好处是以后3G的一些终端可以被列入,当然设计也是完全基于3GPP2的标准,有灵活性、机动性。从运营商的角度讲顾客群以后肯定不同,现在也是不同。对一些大客户以及其它一些客户群从业务调整上,从服务范围可能有一些新的思路。为了减少投资以及运营上的投入,一个系统应该可以比较灵活,可以同时满足公网,也可以对局限范围之内的客户群提供一些业务,包括对运营商,包括对一些企业用户。这一款20功率,几百毫瓦比较小,但是通过外接的HSDPA,也可以作为单纯的网络覆盖的形式来提供,当然这个东西需要跟运营商协调实现。

  除了刚才所介绍的核心网络,包括PCF、PDSN以及基站,也包括手机,我们在日本、其它国家做一些研究测试。今天主要是介绍12单元的自适应天线。我们在测试中方了12个干扰源基站,对天线做了供应商测试,测试的结果是通过自适应天线实现13dB的改进。

  日立作为第一家进入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从长期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们会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对于我们和中国市场怎么接轨做了大量讨论。当然也承认,有些地方确实比别人晚了一步,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比别人差多少。打个比方,在宽带系统上我们也有新的思路,比如怎么接轨中国市场,我们最近也做一些新的尝试,包括战略性投资、收购。4月份我们对美国盛大公司做战略融资。日立公司作为世界500强,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都有我们自己的优势,但是怎么在中国做,这是一个课题,我们也正在做一些积极的怎么接轨的探讨工作。希望领导、业界同仁、在座的各位有机会私下里多做交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