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号码可携带明晰所有权 实现要靠监管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08:17 深圳商报 | |
本报评论员苗凡卒 据新华社报道,在信息产业部和国际电信联盟联合主办的“电信普遍服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研讨会”上,信产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接受采访时说,号码可携带业务是我国今后电信发展的一大方向,信息产业部将会大力推动此项服务在我国尽早实施。 另据报道,从9月1日起,南京电信将推出固话移机不改号业务,用户即使跨局搬迁也可使用老号码。据称这将是我国第一个号码可携带的电信服务提供商。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变化。表面上看,号码可携带只是电信服务的一个小小的改善,可是,从世界范围内看,这一做法能够大大改变电信业的竞争状态,改善服务质量,降低服务价格。可以说,这是政府对电信行业(包括有线和无线)实施监管和调控的一柄利器。 首先,号码可携带,明晰了顾客对号码的所有权。电话号码在运营商手中,只是一组普通的数字,当用户购买了电信服务之后,号码就变成了用户资产。一些公司的电话,如客服电话、销售热线等,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之后,可谓价值连城。就是我们的私人电话,也会和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联系在一起,随意更换,麻烦多多。人们对这些号码的依赖,远高于人们对某个特定运营商的依赖。可是,由于号码不可携带,人们一旦要搬家,或是对运营商不满,想换公司,都会面临一个难堪的局面,就是必须放弃自己苦心经营的号码。对很多人来说,因为无法放弃自己正在使用的号码,就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选择运营商,等于是一个号码,就让大量顾客被运营商锁定了。 可见,只有号码可携带,才能真正营造一个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在1999年以前,香港的移动电话号码不可携带,这使得一些最早使用移动电话的优质客户因为不肯放弃自己的号码,被一两间老牌运营商牢牢锁定。尽管新老运营商的价格相当悬殊,但价格杠杆依然难以改变竞争态势。为改变这种局面,香港电信管理局规定,1999年3月起,移动电话号码可携带。这样一来,客户在不同公司之间转换,只需要考虑公司的价格、服务,而不用担心要转换号码。结果,3月未到,各间公司都把价格降了下来,那些每月话费动辄过千元的优质客户,如律师、地产经纪、保险经纪等,花几百元就能包月。仅仅是一个可携带政策,就把垄断打破了,服务改善了,价钱降低了。 现在,中国电信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形成。但是,由于号码不可携带,所以,我们离“充分竞争,自由选择”还有最后一层窗户纸。韩副局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号码可携带业务不存在技术问题。难度在哪里呢?这关键要看监管机构的决心,如果监管机构是以消费者的利益、行业的进步、竞争的良性化作为决策依据,这层窗户纸将一捅就破,毕竟全世界已有包括美国、英国、 澳大利亚、韩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实现了号码可携带,香港的固话和手机运营商都比我们多,可是固话号码八年前就可携带了,手机号码六年前就可携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