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成为短信大赛主角 短信不甘做文学零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 07:36 中国青年报 | ||||
本报记者 吴珊 在网络文学降生之后,以全国的3亿手机用户为群众基础的短信文学,似乎也并不甘于只做“文学的零食”。日前,第二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以5倍于首届的参赛作品数量在京收场。在京城某出版社工作的张绍民以一首诗歌作品《从前的灯光》,获得“金拇指奖”。 第一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引发了“短信文学”是否是“文学”的争论之后,第二届大赛的主办方进一步为短信文学勾画发展蓝图,本届比赛他们喊出的口号是:“让短信成为文学,让文学成为时尚,让时尚成为经典。” 据了解,第二届“全球通”短信文学大赛共征集到小说、散文、诗歌三类作品5万余件,经方方、李锐、迟子建、陈村、周国平、韩少功、蒋子丹7位作家组成的评奖委员会评审,共有87件作品胜出。 据称,大赛要求每件作品限在三条短信之内,诗歌在16行以内。获得本届“金拇指奖”的诗歌《从前的灯光》为一首并不严格的十四行诗,共78字。 据透露,参赛作品中诗歌作品较多,评委们认为,短信很适合诗歌这种体裁的创作。大赛评委蒋子丹认为,今年的参赛作品整体质量优于去年,还取消了抄袭作品的参赛资格。但同为评委的周国平却认为,“短信文学作品强调娱乐性,但是没有思想性的娱乐不是好娱乐。本届参赛作品中,格调高的娱乐性作品并不多。” 据悉,第三届大赛将拓展为“手机文学艺术大赛”,将在全球华人中征集汉语文学艺术作品,征集门类将更加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