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爱问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IT时代周刊:华为中兴用内涵式谋求国际化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21:13 IT时代周刊

  “国际化”的隆隆车声中,中国企业在“并购”大潮的不明走向让人无奈。华为、中兴等知名企业利用“内涵式”谋求国际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科尔尼全球副总裁Thierry Delmarcelle博士对话《IT时代周刊》

  《IT时代周刊》记者/邓 胜(发自上海)

  国际化的温度一升再升。看着联想在媒体前的风光,有多少人义无返顾地冲上来?又有多少人能按奈寂寞,挖掘自己的“国际化道路”?

  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适合企业并购。对全球115个并购案例的分析表明,有58%的并购损害了股东的权益,并购3年后,新企业的利润率平均降低了10个百分点。

  当TCL、联想、海尔在并购路上有喜有悲之际,同为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前10强,华为、中兴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即内涵式发展道路,跻身全球电信厂商第一阵营。

  内涵式发展道路能否通向国际化?中国企业的内涵式国际化之路该怎么走?6月21日,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Thierry Delmarcelle来到上海,在陆家嘴金融区汇丰大厦第42层办公室里,接受了《IT时代周刊》的独家专访。

  企业国际化的另一条路

  《IT时代周刊》:中国企业正处在积极国际化的进程中, 不少企业都选择了“并购”方式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您认为,并购是否是国际化的惟一方式?

  Thierry Delmarcelle:并购当然不是国际化的惟一选择。中国有些企业是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也有些企业走的是内涵式发展道路,即依托内部有机的成长方式,建立自己的分支机构实现全球扩张,代表企业有华为、中兴等知名公司。

  这是两种不同的选择方式。企业各自的情形不一样,采取哪种方式取决于他们的战略。一般情况下,能源型企业借助合作伙伴运作,消费品企业自行运作,这样性价比会高些。

  《IT时代周刊》:这两种方式相比较,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Thierry Delmarcelle:内部成长与并购两种方式的确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对于并购方式而言,风险比较大,收益也会较高。而内部成长的方式是依托自身的发展,风险较小,但收益也会比较低。企业需要去衡量风险和收益模型,作出自己的选择。

  以内涵式国际化赢取市场

  《IT时代周刊》:在迈出内涵式国际化第一步之前,中国企业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Thierry Delmarcelle:中国企业要进入西方市场,第一要有系统性,要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第二,根据具体的市场情况制定战略和运作模式,不要照搬已有经验。建立一个国际品牌需要很长时间,日本也是如此,这当中要根据时机采取不同的策略。拿建立联盟来说,要花时间了解合作伙伴,也要花时间熟悉当地市场。

  《IT时代周刊》:内涵式国际化道路依托的是企业自身的发展,对国际声誉起点较低的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在国际上赢得市场呢?

  Thierry Delmarcelle:品牌度低是因为人们对新生事物的担心造成的,中国企业迅速崛起,成长速度与其品牌发展有个时间差。华为、中兴进入国际市场之初也有这个问题,国际电信巨头对他们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有这么2家企业。

  企业如果想改变低价公司的形象,赢得国际大市场,要在走出国门时具备足够的灵活性,需要有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可以从小型客户开始,逐渐取得大客户的信任。有了好的定位和声誉后,就开始提供技术更加先进、要求更加苛刻的产品。

  华为、中兴一开始创新做得不是非常好,当初获胜很大的因素是成本比较低,但情况并非一直如此。一开始,它们是在中国建设基础设施,销售产品到海外市场。产品依靠的是价格优势,而服务的也是小型客户,向海外客户供应的是比较低端的产品。随着经验和技能的迅速提升,它们开始在西方国家建设基础设施,服务当地的运营商。能和英国电信之类的大型运营商合作,本身就证明它们是有实力、值得信任的供应商。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