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视频存在多种发展路径 中国3G仍未到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5日 09:07 ChinaByte | |
中国3G仍未到来,但虚掩的3G大门分明已经透出了亮光。那么,未来的3G时代将是怎样的一种产业链?这一问题看似无解,但关于手机视频产业链的讨论,也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我们尽量接近那些真命题与真答案。因为能够体现3G容量更大、速度更快这一特点的,就是目前国内日渐兴盛的手机视频。 产业布局已经开始 手机视频在国内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作为新兴业务的概念宣传期与2005年业务推进中的矛盾暴露期。就总体来看,目前的阶段是业务导入期、用户培育期和市场启动期。而各大主流企业,目前也在纷纷展开战略布局、积极培育产业链,如: 近日,由思科和宏碁重资投入的北京风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推出手机视频第一门户百视网(www.100tv.cn)之后,在产业链的探索上又迈进了一大步。风网联合国际手机巨头索爱和国际唱片巨头SONY-BMG,共同打造了国内目前最具想象力的手机视频产业链:主流手机视频SP+国际主流手机商+国际一流内容商+运营商。国际一流企业的实质性介入,有力地推动了手机视频产业链的进一步深化。在此之前,以手机分销起家的西泊尔,以LG C950一款手机的包销切入手机视频业,初步搭建起了运营商、手机终端商和SP的合作。上海文广则与多普达合作,在多普达手机上为手机用户提供内容,这是一次内容商与终端商之间的合作。 正是由于一家家企业的努力探索,让2005年年中的手机视频,正在一步步摆脱虚热状态,而产业链的话题也变得更为清晰和迫切。 新兴产业内含诸多不确定性 风网CEO刘述尧认为,目前广为流行的手机电视的说法并不确切,因为手机上既可以收看电视,也可以收看其他视频,手机电视只是一种通俗易懂的说法。目前在手机上观看视频内容有三种方式:一是利用移动网络实现,如联通的视讯新干线,二是利用卫星进行数字多媒体广播(DMB),韩国的运营商SKT采用了这种方式;第三种是直接在手机中安装电视接收模块,接收电视信号,类似于掌中电视和手机的结合体。 无论何种方式,目前手机视频在国外已经蓬勃开展起来。从全球已经商用的3G网络中可以发现,视频和多媒体内容的下载和传送在目前3G业务中发展得最好。刘述尧认为,对照国外手机视频等3G业务的推广,不难发现众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就资费来看,现有的3G商用网络,其数据业务的资费价格有可能低于2G的水平,如DoCoMo的FOMA业务;就推广方式来看,欧洲启动3G市场的重要手段是面向商户市场推广数据卡业务,显示出3G数据业务中商户的重要性,这与3G之前增值业务主要面向个人计费的消费形态大不相同;就推广人群来看,时尚高端和商务高端人群并不是必然的主流客户,有研究发现,“欧洲真正需要3G的是那些爱好娱乐和有着许多空闲时间的低端人群”;就产业链来看,全球的移动运营可分为三类:以欧洲为代表的封闭式运营、以日韩为代表的半封闭模式、以中国为代表的全开放模式。目前来看,日韩在3G时代的运营模式似乎更具活力。从长远来看,3G时代的电信运营商,将不再是一个枯燥的、平实的、后台化的基础网络运营商,而将是一个活力四射、充满时尚色彩的综合信息服务商。届时它主导产业链的意愿和能力要远比现在更为强大。对于中国手机视频SP企业来说,未来的产业位置显然是一个认真而严肃的命题。 以上诸多因素,有可能导致手机视频新型产业链的形成。 手机视频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作为国内主流手机视频企业风网的CEO,刘述尧清楚地看到了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深刻地理解行业发展与市场发展的距离,欧洲的3G启动之后,应用和用户发展并不十分理想。前景和现实总有差距,多年的运营经验告诉我们,如何贴近用户需求,才是唯一可以最终赢得市场的法宝。” 在刘述尧看来,由于视频业务的特性和资费等因素,手机视频的发展存在多种可能的路径。他这样分析:“视频类业务在精美性、观赏性的问题上,对现有的普通用户存在较高门槛,专业性的视频需要专业性的企业去制作和发布,这一过程中所需要的费用,该如何收取?换一个角度,从资费角度反向推演,将来用户能够接受怎样的资费结构?如果用户不希望付费,或愿意支付的费用无法达到产业界的投入成本,又将怎样?也许只有引入商家等企业用户的参与,才能让产业链运转起来。在引入商家这一点上,美国有线互联网的流媒体业务与欧洲3G业务的运转模式已经得到了体现。” 引入商家之后,产业链将与2G和2.5G时代的面向个人收费的模式出现较大差异。未来的手机视频SP,是否可能成为具有媒体或广告性质的、可提供技术和营销服务的整合服务商?的确,手机视频广告较之传统电视广告,有很强的优点,如精确营销、互动、个性化等,是非常好的广告发布平台。SP在此过程中,既可以利用与传统媒体合作的机会,建立手机媒体,拥有受众群,进而销售广告,也可以进行手机广告的策划、发布、制作,当然更可以直接出租平台。 中国移动有高层曾提出:“不能将手机单纯看作小PC,或小电视,它同时具备PC、电视和照相机的部分功能,要专门研究适合手机传播的媒体形式。”德勤的研究也指出,今天的媒体是一种复杂的、多样化的传媒市场。新设备、新媒体、新广告形式将会大量涌现,比如视频游戏、软件、Web浏览器,基至手机的嵌入式广告等。 有研究对此做了细分,未来手机视频SP的角色有可能是以下一种或是它们的组合: 技术提供商:服务于传统企业的品牌和产品,进行新技术手段支持下的精确营销; 媒体和广告运营商:类似于开办手机媒体,在流媒体的内容上嫁接广告; CP角色:专业负责内容的精加工; 整合服务提供商:提供技术、营销和内容服务。 除了服务传统企业,手机视频的行业应用前景同样值得期待,物流运输业、安全执法部门、信息通信行业、公用事业对手机视频都有较大需求。手机视频SP在行业应用中同样可以大展身手。 身处广电和电信之间的手机视频,其产业链条上的不可控因素太多,谁都难以描摹出明天的产业形貌。但无论如何,上海文广和风网这些在现有环境下积极探索的企业,正在一方面积累经验、培育用户,另一方面则为未来积极准备。为推进产业链的深化与发育,刚刚与索爱、SONY-BMG进行战略合作的刘述尧进一步认为:“只有立足于在现有的网络质量下,为最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最佳视频服务,并进一步务实、建设性地推进产业合作,才能使手机视频产业得以进一步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