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产部3级警示严查手机质量 勒令部分企业整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15日 03:26 京华时报 | ||||||||||||||||
刘奇 昨天,信产部电信管理局(以下简称电管局)在北京西单召开名为“移动电话机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的内部通报会,再次强调加强监管,整顿手机行业的决心。 “今年我们必须重拳出击,可以采取必要的手段,减少手机质量问题,把手机投诉率
点名批评问题企业 “这都是被贴牌厂商带来的质量问题给闹的,现在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产企业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低声抱怨。 记者了解到,包括今年3月31日以前拥有牌照的所有手机厂商,以及4月后拿到核准制牌照的奥克斯、华为、江苏高通、海信、大显等5家新入企业,均被信产部明令出席。 电管局认证处处长刘杰措词严厉地表示,电管局选择对媒体封闭这次会议,实际上就是给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手机企业最后的机会,但如在要求限期整改的时间内仍未好转,信产部将向媒体公布这批企业的名单。 刘所指的企业名单,实际上仍然来自于电管局副局长鲁阳在上月底透露的年初手机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的名单至今仍秘而不宣,但电管局随即在这次内部会议上做出反应。昨天,当着国内所有企业,信产部科技司下属的资质认证中心主任刘秋萍点名批评了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企业。 据刘秋萍透露,包括南方高科、天时达、CECT等在内的4家手机企业在抽查中被发现存在贴牌产品售后服务无人负责等问题,而上述企业被信产部要求限期整改。 刘秋萍表示,在这次包括13家国产品牌,9家洋品牌,总共22个厂家被抽查的22款机型中,只有夏新、波导、普天、浪潮、桑菲、松下6个企业的产品全部过关。 为避免资料流入媒体,电管局昨天表态,将不会对所有参会企业提供质量问题和投诉情况细节,其中包括所有文字资料和电子资料。 运营商出面提要求 昨天,所有手机企业的“财神”中移动、中联通,以及主营数字集群业务(数字对讲手机)的中国卫通三大运营商均出现在会场内,而信产部召集运营商的目的,就是督促手机厂商加紧和运营商配合,尽快解决手机因无法跟上运营商新业务,从而带来的新的质量问题。 在三大运营商中,中移动已经明确要求手机厂商,必须尽快配合解决134号段上市后出现的大量手机质量及投诉问题。 中移动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再次让人感到吃惊。根据中移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的介绍,目前市面上的手机,包括20%的G网手机,在使用134号卡时存在搜索网络时间变长;70%的手机被发现在使用134号卡本地通话时显示漫游标志;5%的手机使用134号卡耗电明显。而部分手机在使用134号卡时甚至出现自动搜索网络,因此无法正常通话的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手机企业并未按照国际标准生产手机。中国移动的态度是,手机厂家必须按照移动的要求规范新上市手机,而已经上市的旧式手机,手机厂商必须负责妥善解决售后及服务问题。”中移动相关负责人表态。 三级警示严加监管 针对信产部披露的一系列手机质量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产企业老总表示,信产部对打击贴牌、水货等监管力度的加强,无疑有利于重新打造良性竞争环境,并恢复国产品牌的美誉度。 事实上,严加监管,已经成为信产部今后工作的重点。刘杰表示,电管局已经着手准备三级警示和惩处制度,以严肃处理违规企业。 “三级警示分为黄色、橙色、红色,具体制度还没有最终确定,但肯定很严格。”刘杰称。 按照电管局的初步计划,对于达到黄色警示的企业,信产部将采取类似昨天的办法,在行业会议中点名批评,并限期整改;一旦达到橙色警示,信产部将向媒体公布相关企业名单,并加强相关企业手机产品入网检测的要求,以增加其获得产品入网许可证的难度;红色则除了上述处罚外,电管局还将严卡其产品入网。 “红色很简单,按照最严的标准进行入网检测。”刘杰甚至说出了大实话,“现在电管局普遍采取的方法是,在企业提交产品后两周内完成入网检测并发放许可证,但电信条例规定最迟可以在2个月后发放,一旦达到红色,即使产品通过检测合格,我们也可以60天后才给你发一款产品的入网证,看谁耗得过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