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竞争并不可取 电信运营商面临十面埋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 09:48 中国电子报 | ||||||||||||
计育青 伴随着AT&T被西南贝尔(SBC)收入囊中,这家在世界电信史上显赫了100多年的“百年老店”终于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惋惜之余,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促使这家久负盛名的电信运营商走向消亡?从AT&T的戎马生涯中,我们又该反思些什么?
电信技术的进步无疑是并购的重要成因之一。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进步,电信行业原本清晰的分类界限日渐模糊:基于宽带数据网络技术的VoIP迅速侵占了长途话音业务的市场;移动电话在与固定电话争夺用户的过程中占尽了上风;多网融合渐涉实质,原本单向传送视频节目的有线电视系统,如今正在改造为双向网络,不但可以提供视频点播(VoD)服务,还支持宽带Internet接入和语音电话,与电信运营商展开了面对面的竞争;反过来,电信运营商也开始利用自身拥有的宽带优势,开展IPTV业务,向广电领域渗透。与此同时,Intel、微软等IT巨头也在加速向电信领域挺进,为更多电信市场竞争者的介入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所有这些新情况,使得传统电信运营商面临着十面埋伏。 政府管制手段与过度竞争是并购的另一个重要成因。当初AT&T被拆分为8个电话公司的时候,美国政府及相关管制机构谁也没有预料到,十几年后技术上的进步和融合、竞争的加剧会改变整个电信业,并最终导致AT&T迅速走向衰败。 其实业界早就发现了电信市场存在过度竞争的迹象,但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考虑,管制机构对是否采取应对措施犹豫不决。AT&T的消亡则再次给管制机构敲响了警钟:市场开放和竞争是电信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中也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实践证明,电信业的“全面竞争”并不可取,“有效竞争”才是当前比较适合的手段。 纵观全球电信业的发展,伴随电信运营从垄断走向竞争,电信管制的手段也从行政命令过渡到市场机制。然而,随着移动通信全面发展,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一个全新电信时代的到来也使全球电信管制进入了“混沌期”。目前各国政府都在针对新形势研究电信管制的对策,但无论怎么改变,电信管制的根本目标应该不会偏移,保护用户利益是电信管制的基本原则。 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电信业一举一动的变化都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由于国有电信公司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中国的电信管制还涉及到了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问题,这也给监管机构带来了难题。面对新的时代,我国的电信管制正面临着转型,市场调节机制的比重不断加大,不过行政手段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在行政手段和市场调节之间寻求平衡是今后中国电信管制政策的探索重点。 从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再到运营商的融合,“融合”似乎已经成为近期电信行业的一个主旋律,对于各国政府和运营商来说,其中蕴藏有机遇,但更多的应该是警示: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必须要步步谨慎,毕竟这关系着每个运营商的生死存亡和每个国家电信行业的兴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