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摩托罗拉在华欲双管齐下 重拳砸向低端手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8日 07:57 新浪科技

  金朝

  3月17日,摩托罗拉公司移动终端事业部中国移业务部总经理任伟光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透露了摩托罗拉手机今年的在华策略,他说,今年摩托罗拉将在中国重新分配高、中、低端手机的力量,在继续保持中高端手机市场优势的同时,将大力出击低端手机市场。

投资一万,回报百万? 心情日记 人生处方
生活资讯 一网打尽 生活资讯 一网打尽

  在全球手机市场夺回老二位置

  自前年以来,摩托罗拉手机在全球被认为处于下滑态势,但是,任伟光透露,在去年,摩托罗拉去年调整了一些策略,因此开始翻身。他说,根据第三方的资料,摩托罗拉在2004年第四季度又夺回全球第二把交椅。

  根据国际著名调查公司Gartner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由于去年第四季度手机销售业绩喜人,使得2004 年的手机总销量超过了6.74亿部,比2003年增长了30%。其中,摩托罗拉在第四季度增长超出预期,从而取代三星,重返销量榜亚军位置。

  该报告认为,摩托罗拉能重振旗鼓主要归功于消费者对摩托罗拉新品V3手机的好评,是它推动了摩托罗拉手机在欧洲和北美洲的强劲销售。

  任伟光也认同这种说法,认为V3是一款标志性的手机,对摩托罗拉贡献巨大。在中国,夏新曾凭借一款A8手机上演了一场“单机救主”,看来,V3也上演了同一幕,不仅使摩托罗拉重夺亚军宝座,而且令摩托罗拉对于手机业务信心大增。

  新推低端战略

  对于去年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任伟光用“满意”两个字评价。他说,由于上市公司的规则,不能透露摩托罗拉在单个地区的销售数字,但中国市场的销量与事前预计的数字相近。

  他同时透露了摩托罗拉手机2005年在中国策略,即在继续巩固中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的同时,大力出击低端手机领域。他说,做低端手机有几大好处,能把量做大了,从而降低摩托罗拉手机的总体采购和运营成本;另外,还能增加市场份额。他说,市场份额不是一个数字游戏,而是很有长远效益的。业内人士认为,由于2003年的非典等原因,摩托罗拉在该年被三星赶超,令摩托罗拉对市场排名非常敏感,所以,为了市场份额,摩托罗拉对于由中高端延伸至低端手机这一战略转型非常坚决。

  任伟光甚至告知,摩托罗拉要推超低端手机,他解释超低端手机的概念是:价格超低、黑白屏、有简单的功能,例如能收发短信

  此前,摩托罗拉手机全球总部也曾对外宣称要大推50美元的手机,即合人民币400多元,任伟光认为,全球只有包括摩托罗拉在内的两个销量最大的手机厂商能做到,因为只有单款手机达到几百万台才能实现成本的如此大降。他说,这种手机主要针对农村市场。

  中洋品牌份额将与去年持平

  对于摩托罗拉具体的产品线,任伟光透露了主要思路:一是,希望V3之类的标志性产品继续出现,而且今年不希望只有一个,而要有多个;二是,摩托罗拉的传统强项智能手机仍将作为主打产品之一,但同时要发展第三代智能手机;三是,在多媒体手机中做好音乐集成;四是,继续手机的做好手写功能。

  任伟光表示,由于摩托罗拉去年在华进行的渠道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再加上去年11月开始推地端手机尝到了甜头,因而今年正式提出大做低端手机。他说,今年摩托罗拉对于手机市场的信心和野心都比去年大得多。

  据悉,去年摩托罗拉在华推出了几十款手机,但任伟光表示,没有必要继续增加款式数量,因为找不到七八十个这样的细分市场,“这种研发能力没有问题,但款式过多意义不大”。

  对于业界关心的中洋品牌手机的较量,任伟光认为,中洋品牌各自的市场份额有可能与去年持平,“因为尽管单个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会下滑,但今年多了一个变数,即手机牌照开放将使更多的国内资本杀入手机业,这些新国产品牌会采取激烈手段来争取市场份额,分去一部分市场,所以,国产手机的总量应该能与去年差不多。”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摩托罗拉新闻 全部低端手机新闻

评论】【通讯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SKII化妆品遭投诉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花样滑冰世锦赛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嫁入皇室的女人们
深圳提高购房贷款首付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新浪之道》连载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