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政协委员建议修改刑法 严惩手机偷拍等行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 14:00 广州日报大洋网

  本报北京专电 (特派记者 刘志华) 不良之徒用针孔摄像机、透视数码照相机、拍照手机进行偷窥、偷拍,侵犯他人隐私,甚至还通过互联网大肆传播,近来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和侵害公民私生活的安全和隐私权。为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刘白驹建议,对《刑法》作出修改,增设“侵犯个人秘密罪”或“侵犯隐私罪”。

  单靠治安处罚 惩戒力度不够

全心服务中国近视人群 投资一万,回报百万?
生活资讯 一网打尽 全心服务中国近视人群

  刘白驹委员说,对利用现代化设备侵犯他人隐私,许多国家早已作出反应,将利用现代化设备对他人隐私进行偷窥、偷拍、偷录的行为,特别是将偷拍、偷录的他人稳私照片、录像、录音进行传播的行为列为犯罪。

  刘白驹委员说,相比之下,我国法律的有关对策就显得滞后了。由于隐私权本身在我国民法中还没有被确认,被偷窥、偷拍、偷录的受害人难以获得民事法律救济。正在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虽然已列入偷窥、偷拍、窃听他人隐私的行为,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打击力度对惩治严重的偷窥、偷拍、偷录行为显然是不够的。

  一般手机偷拍 暂无刑事责任

  刘白驹委员说,我国现行《刑法》对偷拍、偷录和传播他人隐私照片、录像的行为虽有条款涉及,但立法本意是维护社会管理秩序,而不是保护公民的私生活安全或者隐私权利,因此强调的是“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实际上把利用一般设备如手机窃听、窃照公民隐私的行为排除在外。另外,严格地说,这个条文也不禁止偷窥。

  刘白驹委员说,关于将偷拍、偷录的他人隐私照片、录像、录音予以传播的行为,按现行《刑法》规定,必须以牟利为目的,才能追究刑事责任,但现实中发生的将偷拍、偷录的他人隐私照片、录像、录音予以传播的行为,并不限于以牟利为目的。另外,现行法律认定制作、传播淫秽物品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衡量行为人罪行的大小,主要是根据行为人对社会的危害,而不是被偷拍、偷录者受到了多大伤害。

  另外,现行《刑法》所禁止的是“淫秽”物品,但很难说人的性隐私如正常性活动、裸体形象、身体隐秘部位是淫秽的,本身不淫秽、被偷录、偷拍进而制作成“物品”并加以传播就成为淫秽的。依据现行规定很难制裁传播隐私照片、录像、录音者,从而将无辜的被偷拍、偷录者置于尴尬境地。

  刘白驹委员建议,对《刑法》作出修改,增设“侵犯个人秘密罪”或“侵犯隐私罪”,把情节严重的利用现化工具偷窥、窃听、偷拍、偷录以及传播等行为列入其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手机偷拍新闻

评论】【通讯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82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