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报评选出中国电信业十大产业事件之六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11:52 通信产业报 | ||||||||||||
通信产业报评选出中国电信业十大产业事件之六:联合走出去:探索间 作者:许婷 信息产业部于年中提出的通信业“联合走出去”策略,至今已经深入到通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而在随后的日子里,网通成功上市、中兴通讯成功助力雅典奥运会奥运场馆通信
历时半年后再来看“联合走出去”,随着“硬件”和时机的不断完善,“走出去”正在变得日趋务实和理性。“品牌先行”、“跨国并购”、“海外设点”等实践得来的“走出去”之路也正被诸多有此意的企业各取所需地实践着。当通信制造企业将目光多地集中在采取何种方式走出去的时候,电信运营企业首先要问的是“为什么要‘走出去’”和“‘走出去’是为了什么”。 中国网通集团董事长张春江对此的回答可谓“针砭时弊”,他指出:“走出去”必须与“引进来”相结合,要实现与“走出去”目标国市场的对称开放。在我国履行WTO承诺,基础电信业务已经开放之际,张春江的话更具实效意义。 诚然,运营商对国内市场的占有情况是其“走出去”过程中谈判的重要筹码,由此可见,运营业“走出去”,国内市场是关键,政府应慎重考虑国内市场各运营商的竞争格局问题,只有那些剪不清理还乱的互联互通、网间结算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之后,运营商的“海外之行”才更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的是,怎样才能激发起国内运营商“走出去的”积极性?目前,制造业拓展海外市场有进出口银行政策支持,而运营业“走出去”则缺乏各种政策配套措施。 在对通信企业联合走出去这一影响2004年中国通信业发展的十件大事作总结的时候,华夏证券研究所副所长张望的观点很能说明问题。他认为,目前国通信制造业和运营业“携手走出去”尚无成功的典型案例可循。从市场与资本两方面来看,通信企业在“走出去”时,要看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主要需求,解决企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如果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资金问题,那企业就要走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去融资;如果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市场问题,那企业就要在国外建立销售机构;如果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遭遇反倾销,那就要在国外设厂进行规避;如果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是提升企业品牌,那企业就要在国外收购品牌,而非建立生产基地。 影响: 12月11日起,我国履行WTO承诺开始正式对外资开往基础电信业务。当我们在静观国外运营商进一步开展在华业务的同时,运营商加快拓展海外的步伐更加迫在眉睫。由于电信运营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通信企业“走出去”还有赖于运营企业与制造企业携手共同开拓海外市场。与此同时,通制造企业与运营商之间的联合走出去模式,不仅是行业内的有益尝试,而是已经成为国企改革,进一步扩大国际知名度的重要环节。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和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国资委均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要走联合拓展海外之路。不言而喻,通信制造企业与运营商间的携手海外对探究国企尤其是央企的发展之路有着鲜明的示范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