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通行证登录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新浪科技评论空间专题 > 正文

盘点2004:中兴通讯平稳过渡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15:16 ChinaByte

  文/吴海菁

  "低调、稳健、温和、务实和发展",几乎是外界对中兴通讯的一致评价。对于这家正处于高速上升期的电信设备商而言,实现领导人的平稳交接和国际市场的深度开拓同等重要,2004年的中兴通讯显然向忠实于它的股民们上缴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主营收入平稳上升的同时,最为倚重的手机业务在国产手机全面倒退的情况下逆势上扬,为傲人的业绩
2005最新DIY时尚发布 汽车生活方式大比拼
东二环准现房写字楼 2004网络中国评选
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年末,中兴通讯成功实现两年前的梦想,终于在港交所H股挂牌,不仅在3G的黑暗前夜募集到宝贵的海外资金,也标志其最终走向国际化。

  业绩平稳上升

  最近几年,以稳健著称的中兴通讯几乎抓住了每个发展契机。从2002年的CDMA、2003年的小灵通,到2004年手机,中兴通讯总能比竞争对手提前一步"嗅出"电信市场的商机,从而在电信寒潮之中,依然保持每年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2003年中兴通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0.36亿元,比2002年的110.09亿元增长45.66%;净利润高达7.52亿元,比2002年的5.67亿元增长了32.72%。2004年前三季度,中兴通讯的业绩再度大幅提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33亿元,净利润7.2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6.70%和145.81%。

  2004年中兴通讯继续坚持既定的"3+2"战略方针(即无线、有线、手机三大产品以及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拓),在手机产品和国际市场上取得较大的突破。据中兴通讯公布的2004年中报显示,GSM、CDMA、PHS三种制式的手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3亿元,同比增长194%。中兴小灵通手机稳坐中国小灵通手机市场第二把交椅;中兴CDMA手机超越摩托罗拉、并已跻身国内CDMA手机市场占有率前三位。

  "中兴现象"在国内外通讯企业之中并不多见,随着巨龙的陨落,大唐的颓废以及华为的迷茫,中兴通讯的稳步增长显得格外突出和惹人注目。相形之下,国外的电信巨头,无论是朗讯、阿尔卡特、北电都还在寒冬中苦苦挣扎。

  高层平稳过渡

  2004年初,中兴通讯在外界瞠目结舌的注视中,顺利完成新老两代管理层的交接。执掌中兴通讯近二十年的侯为贵"退居二线"出任董事长,从而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掌管中兴通讯的未来。接替总裁位置的殷一民年仅40岁,有着较强的技术开发背景。殷一民从侯为贵的背后走出,可以媲美于当年联想杨元庆接替柳传志,两者不同之处是,殷一民在上任伊始就给中兴通讯带来耳目一新的业绩。

  目前协助总裁殷一民打理中兴通讯的高层还有,负责全球业务的副总经理史立荣、负责手机业务的副总经理何士友、负责CDMA业务的副总经理谢大雄以及分管财务的副总经理韦在胜。从上述分工就能看出中兴通讯的业务侧重点。正如年初殷一民宣布:"今年消费类产品和国际业务是中兴通讯的业绩增长点。" 殷一民没有把2003年的明星业务小灵通划归2004年重要业绩增长点,必然有其更深层的思考,要知道2003年中兴通讯的小灵通销售额几乎占据了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按照殷一民的说法,小灵通系统市场在2003年已经瓜分完毕,2004年将呈现萎缩状态,而网络扩容将是小灵通市场的主旋律,增值业务赢利成为主要方式。相比而言,小灵通手机量更会增加带动中兴通讯的手机业务。

  如果说,2004年仅仅是对殷一民"小考"的话,那么2005年才是真正的"大考",希望中兴通讯新高层在2004年所取得业绩不是所谓的"翘尾因素",明年用同样出色的业绩来回答业界的疑问。

  手机一枝独秀

  2003年中兴通讯手机销售量是460万部(含GSM、CDMA、PHS),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2亿元。而在2004上半年,中兴通讯手机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亿元,超越2003年几乎已成定局。要知道,2004年国产手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局,一个"黄金市场"急转直下,几乎宣布终结。

  据市场资料显示,1998到2003是中国手机快速发展的黄金五年,2001年和2002年国产手机开始提速发展,市场份额一下子从15%跨越到30%,而2003年更是国产手机大显身手之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然而,2004年市场情况突然风云变幻,几大国产手机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业绩迅速下滑。波导、夏新、TCL和科健均面临销售下滑,利润严重下降的尴尬。年末TCL移动总裁万明坚的突然离职,引爆了国产手机厂商的困顿。这种困顿是多数国产手机缺乏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和人才积累不足的直接体现。相形之下,中兴通讯在手机业务的逆流而上,就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在中兴通讯的手机业务中,GSM手机是最大的"短板",然而却在2004年悄然绽放。根据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中兴通讯GSM手机9月销量进入国产手机前5名,产量更是突破30万台。如果算上小灵通的第二位置和CDMA手机的第三位置,中兴通讯在国产手机市场的"强势地位"已经隐约可见。

  技术优势是中兴手机昂首挺立的重要原因,光是2003年,中兴手机就以32项发明专利,独占国产手机发明总申请量的1/3。2004年,中兴通讯携手韩国SK电讯,共同开发中高端CDMA手机,这也是韩国电信运营商首次与中国手机制造商合作开发中高端手机。预计中兴手机在2005年还能大有作为。

  海外融资化蝶

  2004年12月9日,是值得中兴通讯大书特书的日子,在这一天其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开盘价达到24.3港元。作为首家在香港发行H股的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兴通讯此次发行1.41亿股股票,触发250倍的认购"狂潮",募集资金3.98亿美元(合31亿港元)。据侯为贵所言,募得的资金将主要投向三个方向:一是海外业务;二是国内手机业务;三是国内3G市场。

  中兴通讯在港上市,是股市对其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的肯定,也是其走向国际化的里程碑,必然对其海外业务产生正面而直接的影响。随着国内电信市场趋于稳定和成熟,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对于中兴通讯而言越来越重要。按照中兴通讯高层制定的海外发展战略,先去发展中国家,后到发达国家的顺序,中兴通讯的GSM和CDMA无线设备以及交换机设备,分别进入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其系列化的通讯产品成功打入全球六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军海外的领头羊之一。

  几点建议

  回顾中兴通讯的奋斗历程和骄人业绩,几乎没有媒体能对其形成负面的报道,因为稳健的中兴通讯的近期表现本身就是无可挑剔。笔者长期关注中兴通讯的发展,在年终总结之际给其提几点中肯的建议:

  1缺乏达到第一位的业务:2004年中兴通讯虽然顺利完成了资本国际化和接班人过渡,但是整个业务结构中缺乏领袖,基本没有一种业务在国内市场排上第一位,且多数产品虽然在第二,但与第一位的公司份额相距比较大。例如,在国内小灵通市场UT斯达康占据第一位,在光传输、数据通信市场华为占据第一位,在手机、GSM和CDMA市场则是洋品牌占绝对优势。从3G市场来看,虽然中兴通讯也是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箭齐发",但是其未来在国内获得较大份额的可能性不大。过分的稳健本身就是"保守"的体现,在"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时代,中兴通讯还需要一些充满"霸气"的领袖级业务。

  2 警惕大企业病的出现:随着中兴通讯的规模不断壮大(员工达2万余人),特别是走向国际市场步伐的加大,其患上"大企业病"的可能性也在增加。研发、市场和服务三个环节如何协同作战而不是互相推诿扯皮,已经成为中兴通讯进一步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兴通讯管理层将2004年定为"协调发展年",提出决策扁平化的思路,本身就说明起内部已经出现大企业病的苗头。由于中兴通讯脱胎于国有企业,不可避免带有一些国企作风和派系斗争,这也是中兴通讯在执行层面没有华为富有攻击力的主要原因。

  3 寻找明年的增长点:其实将中兴通讯的手机业务列为2004年的新增长点颇为勉强,一方面中兴通讯在2003年手机业务中已经获利颇丰,另一方面,中兴手机过于倚重小灵通手机,至今其在CDMA手机上持平,而在GSM手机上亏损。从这点来说,中兴通讯明年的"奶酪"在哪里?有人说是3G,但是这里面存在太多的变数,一则国内3G市场未必会启动,二则中兴通讯未必能抢到太多的份额。中兴通讯在2005年能打出什么牌来,将值得人们的期待。



新浪科技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