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失宠7000万部躺仓库 超过库存去年三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25日 18:07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库存量今年创历史新高,相当于去年三倍多 文/本报记者 张军 “2004年前三季度,国产品牌手机出口量已超过400万部,大大超越了去年206万部。估计今年全年出口规模可突破600万部!”
或许是为了给今年一直笼罩在愁云惨雾中的国产手机冲冲喜,临近年终,各路“佳音”不期而至。尽管如此,对于国产手机的疑虑,并没有真正冲淡多少。 而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消息称,今年中国的手机产量将超过1.7亿部,最乐观地预计,国内手机今年的需求不会超过1亿部。以此计算,忽略掉国产品牌的微弱出口量,国内手机行业年底的库存量将达到7000万部左右,而去年2000万台。 一串“悲伤”的数字 “去年还在为国产手机集体冲线,突破50%的市场份额而欢呼,今年国产手机就集体‘缴械’了!”一位渠道分销商不无感伤地说。 由于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爱立信等洋品牌大举反扑收复失地,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开始从巅峰下坠。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数据预测,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在5个月内急剧下滑了10多个百分点,底线甚至探到44%以下。 “今年以来,国产手机的市场占有率呈曲线下滑趋势,”一位行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今年1月份,其市场份额从去年的55%跌到50.1%,9月份又下降到48.7%。而目前估计只有41%。 占有率下滑的内在表现便是产品滞消,库存增加。实际上,这个问题在今年9月底开始暴露。尽管各大厂商以“上市公司不得提前泄露财务数据”为由,拒绝向记者透露最新情况,但从他们之前发布的财报看,库存压力在9月底已相当严重:以国产手机领头羊波导为例,截至当月底,其存货金额高达20.3亿元,同比激增56.66%。而其他几个国产手机的领军品牌TCL、夏新也都存在库存大的问题。 库存激增———降价销货———利润下滑。国产手机随之陷入了这样一个“死循环”怪圈。据统计,夏新手机的毛利率,今年一季度仅剩28.48%,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进一步下滑到24.5%和14.5%;波导则下降到16.8%。 列车失速问题浮出 如果说前5年的国产手机是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那么今年,它便成了一列失速的火车。在这种情况下,原先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问题,开始次第显现出来。 在各项年终盘点中,“TCL与阿尔卡特成立合资公司”成为手机事件中的“头等大事”,然而有趣的是,就在今年最后一个月里,这件“头等大事”的缔造者万明坚,以“个人健康”为由辞去了TCL移动、TCL通讯的各项主要职务,性格内敛、老成的袁信成成为继任者。“虽然TCL一再强调,其辞职原因是‘健康问题’,但是业绩不佳显然在这次辞职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位赶赴惠州参加TCL临时召开的“媒体见面会”的记者如是说。这种猜测从袁信成的话语中似乎可以找到某种佐证。 “过去几年,国产手机绕开技术瓶颈,在渠道上猛下功夫,令洋品牌一时找不着北,但这一招现在别人已经学会了,国产手机的硬伤便开始显现了。”有关专家分析道。 据悉,万明坚时代的TCL移动一直比较强调自主研发,往年在渠道优势的帮助下,其劣势还不太明显,但今年“洋品牌”猛攻渠道,新品迭出,问题马上就显现出来。“新品推出未达到预期计划,内部表现便是库存增加,”袁信成告诉记者。 渠道与技术的博弈 “在渠道为王还是技术为王两个选择中,大多数国产手机选了前者,”联想移动宣传策划经理刘燕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这种策略让国产手机在“短跑”中胜出。 而“渠道为王”的典型代表当属波导。号称“全国第一大网”的波导,自1999年介入手机行业后,一年之内就在全国28个省建立了销售公司。而迄今为止,其销售网点已达到令人瞠目的3万个。 “利润丰厚的时候,渠道分销商当然很乐意追随,可一旦产品滞销,利润微薄,你拿什么资金来支撑这些渠道?又如何来保障他们的忠诚度?”在刘燕看来,它已成为不少国产手机的“硬伤”。 这块“硬伤”在电信运营商加入手机销售行列后变得尤为突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现在都在做各种各样的定制手机,并且对销售的介入越来越多,原先国产手机的渠道优势越来越不明显,因为洋品牌完全可以利用电信运营商‘毛细血管’般的网点进行渗透,何况他们还可以自己开发渠道!”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说。 刘燕告诉记者,如果要跑赢长跑,必须要走“技术”路线。“联想在前两年一直坚持自主研发,花费了两亿元人民币,所以早先的财报并不好看,但现在作用已经很突出。”她透露说,在国产手机一片不景的情况下,联想手机的毛利率反而从去年的13%升至23%。市场占有率也从2%上升到3.9%,“离我们制定的5%-7%已经不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