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通发展趋缓反促短信互通 互通全面铺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7日 07:48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陆悦 幸玮 发自北京) 固网与移动网运营商终于启动了小灵通与手机短信的互通工程。 北京移动一位高层人士12月4日告诉记者,北京移动已经与北京通信签订了网间结算协议,目前已新购网关,正在进行电路以及专线的调试,包括其他的功能性试验,“预计明年初北京就可以实现小灵通和短信的互联互通。”
而在上周,重庆地区电信、移动、联通三家公司之间的短信互通测试也基本结束,短信互发的技术阻碍已不存在,只待总公司下达命令,三家的手机和小灵通短信即可互通。 全面铺开 互联互通的“战争”正迅速波及到全国。北京、重庆两地的互通仅仅是这场战争的一个缩影,然而,它们并不是走在最前面的地区。 10月10日,上海的手机用户就已经和上海电信的小灵通用户试行短信互通,收发成功率达到95%以上,小灵通发送给手机的费用为每条0.08元,反之每条0.15元。另外,江苏、河北、吉林3地也相续进入短信互通的试运行阶段,广州也将在本月开通此项业务。 短信互通的突破发生在今年10月份,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分别与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签署了短信互通协议,初步填平了互通的最大鸿沟。协议明确规定,互发短信时将实行对等结算的方式,网间结算费用为0.05元。 “但这只是框架,接下来各省分公司还要点对点进行下一轮谈判,敲定详细的互通细则。”移动通信集团总工程师李默芳告诉记者,中国移动正在各省市进行试点工作,各地将会采用不一样的计费系统和实验网络。 对于何时互联互通能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易观国际认为“最快也要到明年年中”。 小灵通式微反促互联互通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近期实地考察了中国电信旗下3个省份的业务,并作出预期:明年广东省小灵通的上客量将较今年下降17%,江苏省的跌幅更高达40%。 中国电信近日也表示,明年小灵通业务的增长幅度将降低40%,而小灵通业务的收支平衡要到2006年才能实现。 对于小灵通发展变缓的冲击感受最深的还有日本企业,日本小灵通话机(PHS)和基站用的零件供应商村田制作所日前下调了2004年度全年业绩预测。该公司披露的资料显示,自从2004年5月份以后,来自中国的小灵通订单突然减少,使公司不得不在年初预测的基础上下调营业额1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5亿元)和营业利润5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5亿元)。 对于互联互通与小灵通的关系,易观国际认为,“只有当小灵通不再是固网运营商的发展重点时,互联互通才有机会。” 当小灵通不断地从移动运营商的手里抢夺他们的市场时,很难想象移动运营商们可以很开放地看待互联互通问题,凡是有利于小灵通发展的措施他们必然会消极抵制,除非小灵通不再是竞争对手打压他们的武器。 小灵通市场发展的趋缓给了移动运营商们喘息的机会,同时随着3G市场的启动,两大固网运营商对于小灵通的投入也开始变得谨慎。毕竟小灵通只是一种过渡性产品,几年的发展,数千万的小灵通用户规模已经为网通和电信积累了必要的运营经验,现在是它们回收投资成本和战略转型的时候。 “小灵通真的不再是中国运营商的发展重点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明年中国电信会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小灵通网络的优化方面,而不是继续扩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