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小灵通网络驻地化策略:差异定位 持续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1日 17:08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

  小灵通网络在中国已经发展了五年时间,在这五年里,用户数量不断增长,业务收入也呈线性增加。目前小灵通网络在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两大运营商的努力下已经日趋成熟。在未来的运营中,如何经营小灵通网络、增加用户数、降低离网率、提高ARPU是今后小灵通网络发展的重大课题。而国内小灵通网络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中兴通讯提出的关于“驻地化”网络发展策略,将为我们解决这些课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编者

低价swatch手表送给你 联想笔记本Y200热卖中
最大的2G免费邮箱! 只要出价够狠IQ够高

  截至2004年7月,全国PHS网络容量达到了8500万,国内小灵通用户超过5600万,预计到2004年底将达到7500万,总体呈健康发展的势头。小灵通的发展有效地弥补了固网运营商在固定电话业务方面的停滞,为业务的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用户基数的扩张,小灵通网络也逐渐出现了用户增长放缓、ARPU降低的问题。同时,3G牌照发放的“脚步”越来越近,如何使两网共同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庞大的移动用户群、差异很大的用户需求跨度、巨大的未开发市场和潜在用户群体,为小灵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小灵通网络仍然具备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3G网络和小灵通网络在提供业务、漫游区域、移动速度、资费政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如果采用合适的策略,完全可以实现3G网络和小灵通网络之间的差异定位,避免此消彼长的局面。因此,3G上马之前,小灵通网络对于固定电话业务起到了保护作用。3G上马之后,小灵通网络将对3G网络发展起到良好的托举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发展小灵通的具体策略方面还是值得探讨的。

  作为小灵通网络的主要供应商,中兴通讯一直在技术、网络建设、业务运营等方面全力协助运营商。2004年9月,中国电信和中兴通讯在湖南张家界联合举办了研讨会。在会上,中兴通讯提出了支撑小灵通网络后续发展的几个举措。一是开发各种新的业务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促进用户数量的增加并提高ARPU,以增加业务收入;二是积极开展新产品的规划研究,保证PHS网络持续发展以及与3G网络融合和业务融合;三是通过对PHS网络进行持续优化,解决目前网络覆盖中的忙区、弱区和盲区等问题,以提高网络的实际容量和运营指标,提高用户对网络的满意度。

  针对小灵通的后续发展策略,中兴通讯在张家界研讨会上还提出了PHS发展的“驻地化”策略,即在对小灵通用户进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重点挖掘和发展具有驻地化特点的潜在集团用户和个人用户,并针对其提供特色业务套餐,同时在网络和技术上提供保障。通过驻地化策略的实施,使PHS网络持续健康地发展。这一策略的提出当即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

  适用驻地化策略的用户群非常广泛,可以分为集团用户和个人用户两大类。集团用户有大中小企业、学校、机关事业单位、宾馆、建筑公司、工厂、物流配送公司、旅游团、出租车公司等;个人用户有占本地用户绝大部分比例的本地从业者、大中小学生、外地务工人员、退休老人、城镇化过程中不断转移到城镇中的人员。

  在业务方面,要从驻地化用户群的本质需求出发,挖掘并提供具有快速盈利能力的业务。如短信、彩铃、双振铃、VPN等,在语音业务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都将成为提高ARPU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引入数据业务、短消息增值业务、定位业务等,组成未来的增长点。例如,驻地集团用户的业务解决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移动虚拟专网业务(VPN)、广域双振铃、面向外来出差人员的宾馆租机业务等。面对中小学生,可以提供粗定位服务,能够让家长很方便地查询到小孩当前所处的位置。此外,还有很多具有潜质的驻地化业务等待我们去挖掘,从而形成以运营商为核心,由设备制造商、终端供应商、业务开发/提供商共同参与的产业链。

  通过实施驻地化策略,小灵通网络和将来的3G网络形成各司其职、协同发展的格局。接下来,我们还将通过一系列的专题,阐明在驻地化策略中,PHS网络的业务发展、技术发展以及网络优化的理念。

  (华伟 马肃平 人民邮电报)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逝世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