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听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读书校园天气短信邮箱搜索导航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通讯与电讯 > 正文

中国电信独家经营黄页成历史 联通网通入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1日 17:0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顾建兵 上海报道

  中国电信的主业——固定电话日趋饱和,而黄页的增长速度飞快。 2003年,中国电信黄页总收入4.5亿元,增长率达67%,在整个中国电信的增值业务中已经占据10%的份额。

  8月26日,无锡指南广告有限公司起诉中国电信集团黄页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新浪搜索联盟 不一样
让眼镜成为历史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国电信黄页公司”)不正当竞争案在无锡正式开庭。

  据悉,无锡指南广告有限公司是网通无锡分公司在当地的黄页代理商,它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中国电信黄页广告中称自己(中国电信黄页公司)是无锡市场唯一的黄页经营者。

  法庭宣布被告中国电信黄页胜诉,因为该公司的广告发布于今年3月份,而无锡指南广告有限公司今年4月9日才成立,法庭认为广告没有对它造成所谓的伤害。

  法院的宣判让刘苏南松了一口气,也给业界留下更深的思考:在黄页市场上,中国电信独家把持的经营权已然打破。

  独家经营权被打破

  “现在是有点无序竞争。”8月26日,中国电信黄页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苏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

  在黄页业务上,中国电信把持独家经营权多年。1999年中国联通和香港电讯盈科、美国当纳利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进入广东黄页市场,并很快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国电信的地位才受到挑战。

  迫于竞争,2000年,当时的中国邮电总局(原中国电信前身)紧急向信息产业部提交了《关于联通公司与外商合作在深圳经营电话号簿业务所涉及用户电话号码资源管理问题的紧急报告》,企图通过政策解除联通的经营权。

  随后,信息产业部发出了《关于联通黄页信息有限公司经营电话号簿业务处理意见的通知》,也就是业界俗称的275号文件。文件中表示:电话号簿业务暂不放开经营,尤其不宜成立中外合资公司来经营黄页号簿业务。

  2002年,当联通黄页进入上海市场,上海电信黄页以侵犯专有经营权为由提起诉讼。上海市第一中院认为电话号簿专营权由国家相关行政机关核准许可,不属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由此驳回。

  此后,联通等其它公司开始大摇大摆进入黄页市场,中国电信的独家经营权被彻底打破。

  三大运营商角逐

  2002年9月,作为中国电信集团的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黄页信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此前担任上海市电话号簿公司总经理的刘苏南担任总经理。

  “由于中国电信的所有业务都是采用分公司的形式实行属地化管理,而黄页业务却采用了专业垂直的管理方式,因而将各地黄页业务合并到中国电信黄页公司,当时还遭到了各地分公司的反对。”刘表示。

  黄页的增长速度飞快,2003年,中国电信黄页总收入4.5亿元,增长率达67%,在整个中国电信的增值业务中已经占据了10%的份额。

  但是,中国电信黄页的对手联通和网通也在强力介入这个市场。

  2004年5月,沉静了很久的联通黄页在上海发起新一轮进攻,目标直指中小企业市场。

  “我们在上海一年的黄页发行约60万册,而上海的中小企业做广告30%首选黄页。”联通黄页上海分公司市场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联通黄页进入上海之后,一直遭遇到中国电信黄页的挤压。在联通黄页去年全国l亿元的收入中,华南地区所占的份额高达70%,剩下的30%大部分为上海所占。但是在深圳和广州黄页市场上,联通黄页已经占据了当地的半壁江山。

  在中国电信南北分拆后,中国网通也迅速进入这个市场,中国网通成立全资子公司中国电话号簿公司,代表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对全国黄页业务进行专业化管理和经营。

  从2003年4月开始,中国电话号簿公司挥师南下,在江苏等8个南方省份一口气设立了8个省级分公司,与中国电信的电话号簿公司展开正面交锋。

  2004年5月,中国电信黄页宣布,正式在北京推出2004年版《北京大黄页》,抢夺此前由网通把持的电话号簿市场。

  中国电信黄页此次北京黄页的推出,是自2002年电信南北分拆后,网通和中国电信黄页业务的首次正面冲突。作为全国固话最大市场之一的北京,2003年的黄页市场仅为600万元,市场潜力不容忽视。可以对比的是,上海已经达到近2亿元。

  个体“黄页”搅混水

  中国的黄页市场起步较晚。在欧美市场上,黄页业务收入一般占据当地平面出版刊物广告总额的8%,亚洲的一些发达地区是2%,而中国的黄页收入只占1.5%,市场空间很大。

  在各大运营商纷纷介入黄页市场的同时,号称“黄页”的个体公司也在各地层出不穷。这些个体“黄页”处于“几不管”状态:新闻出版署认为电话号簿的编制、发行是电信企业的基本业务,不宜纳入出版物管理范畴;信息产业部则认为个体“黄页”出版商不是通信行业的单位,行业管理管不到这些“散兵游勇”。

  据记者了解,黄页市场的门槛相当低,只需注册一家有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公司,然后招聘一些业务员上门拉广告。

  刘苏南告诉记者,这些公司的电话号码簿都是抄袭现成的“电信黄页”,一般只印刷少量来应付客户单位。靠印制这种低劣的电话号簿,一些个体出版者有时一次就能赚100万至200万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黄页新闻 全部联通新闻 全部网通新闻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48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