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上诉法院28日在反微软垄断案判决中驳回了地区法院法官杰克逊去年作出的拆分微软公司的裁决。这被微软公司称为重大胜利。然而,上诉法院同时认定,微软确有非法垄断行为,违反了反垄断法。这又表明微软公司与美国司法部在此案上的角力远远没有结束,最终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微软公司多年来一直被反垄断阴影所困扰。早在90年代初期,美司法部就对微软 是否把MS-DOS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捆绑销售进行过调查。后来,为了在日益兴旺的因特网服务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微软公司又在其视窗操作系统中加入了IE浏览器软件,并一举将原先占有近90%份额的网景公司挤出网络浏览器市场,这招致美国信息行业和公众的极大不满。1998年5月,司法部联合美国20个州(后一个州退出)对微软提出新的反垄断指控,控告微软滥用市场垄断地位,扼杀竞争。美国政府与微软之间的跨世纪大对决由此拉开帷幕。
2000年6月,哥伦比亚特区地方法院法官托马斯·杰克逊判定: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应将其一分为二,一家公司主营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另一家经营IE浏览器、办公应用软件等。微软公司不服,立即提出上诉。
本月28日上诉法院的判决果然否定了拆分微软公司的决定。招致这种结果的表面原因是杰克逊法官太多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把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比做拿破仑,把微软公司称为“致人死命的街头黑帮”。由此,联邦上诉法院的法官一致认为,杰克逊的一些言行不太恰当,给人留下了他对微软持有偏见的印象,使得公众对美国司法体系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有必要撤换他以进行补救。
事实上,微软案出现转机的背后,可能还有更深的政治原因。在去年大选中,微软公司大量增加了政党捐款,总数达到110万美元,其中捐给共和党的占60%。由于小布什在竞选时就表态同情微软公司,人们当时即认为,他当选总统后,虽然不能直接干涉法院事务,但可以影响舆论,对司法系统形成压力,造成对微软有利的形势。熟悉内情的《华尔街日报》早就预言,杰克逊对微软反垄断案的判决将成为泡影。
-文/张小军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