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科技博客宽频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新闻搜索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滚动新闻 > 正文

按流量计费搁浅 民意胜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 10:11 eNet硅谷动力

  【eNet特约评论】曾经沸沸扬扬的宽带按流量计费方案在刚实施不久之后,终于搁浅。虽然南京电信并没有称是不是会恢复,但起码现在是暂停了。其实在这个方案刚一出台,就遭到广大网民的争议。众说纷纭中,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人们对这种计费方式的不满。因为按照南京电信的计费方案:按1兆和2兆的下载速度以及月上网流量15G和25G的流量搭配,分为4档,最便宜的一档月资费为80元。最贵的月资费为144元。超出的流量按1兆一分钱的标准收费。这其实已经变相地抬高了资费标准,网民将付出更多的金钱。

  人们争论的焦点是,用户不需要的信息,如垃圾邮件、网页广告等是否也计入用户的流量?由于根据现有技术还无法有效剔除“垃圾流量”,因此国内大多数专家甚至一些电信内部人员也都据此认为现阶段实行“按流量计费”还不成熟。南京电信的理由是为了遏止那些使用BT等软件的用户,因为这部分用户占据了相当大的带宽,由于他们的占据带宽,使那些不使用BT等软件的用户将很“吃亏”。于是想出了这种按流量计费的方式。

  从这个收费方案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带宽和流量是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究竟是应该鼓励人们使用互联网接受新鲜事物呢,还是扼杀这种行为。众所周知,随着网络的发展,无论是视频还是电影,包括软件等等应用都开始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主流,而这些都是需要一定的流量来保障的。如果按流量进行计费,那么将使许多人不敢浏览视频,不敢下载电影,因为要付出更多的费用。同时对那些SOHO一族,包括大量的网虫,这都是一个噩耗,因为只要有流量出现,就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费用。

  目前的网络环境是不是已经足够承载这种计费方式?按流量计费的实施是不是成为一种负面效应,阻碍人们对网络的使用和更多的尝试?运营商究竟应该如何面对BT行为,难道除了按流量计费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办法吗?既然现在担心BT,为什么不从源头上进行遏止?电信运营商在推出各种包月计费的时候,本身是按照带宽销售,而并不是流量。也即使说是给用户设置的是带宽是1M还是512K,而不是限制多少流量,在这个带宽的限制下,用户如果满额度地使用带宽,就认为有问题,这样做是不是科学?既然如此,那 还不如在接入的时候就限制带宽好了。对流量的限制无疑是一种倒退。面对互联网新技术的出现,应该想的是如何顺应这种发展,而不是遏止它,阻碍它。

  宽带的发展,需要的是用户的参与热情,如果处处设卡,那么只能让人们产生错觉。有人认为,“那些1天24小时占着网络下载电影的人占有了大多数网络资源,使其他用户的速度变慢,当然应该对这些多占资源的人多收钱。”但是,对那些占用资源少的,是不是就应该退钱呢?因为有的人买的是1M的带宽,或许他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那么对这些人来说,是不是电信部门要退钱?

  其实对于BT等下载的疏导才是关键,而并不是扼杀或者简单粗暴地封杀,其实完全可以在网络空闲时段开放BT,在网络高峰期间,限制BT的使用,降低流量或者关闭等等。无论如何,我们的电信部门都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权益,如果处处都想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话,那么只能得到消费者的反感。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或许依靠垄断可以维持这种关系,但是如果出现竞争对手之后,那么依靠什么留住那些用户?更何况,计费系统根本无法区分该流量对用户是否有用,因此,一旦用户上网时发送和接收的所有信息都会被纳入流量统计。那么,用户就得为垃圾邮件埋单,为网络广告埋单。如果你的电脑再遭了

病毒、木马,这些程序每天不断地发送数据包,那你还得为病毒埋单。显然,这些本身都是不合理的。

  作者:小刀马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