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游戏 | 邮箱 | 搜索 | 短信 | 聊天 | 天气 | 答疑 | 导航
滚动|互联网|电信|业界|硬件|学园 | 软件|数码|手机|无线|下载|笔记本|台式机|
首页 | 专题 | 封面秀 | 国际名刊 | 总裁在线 | 总编在线 | 品牌观察 | 调查 | 评论 | IT论坛 | 每日精品 | 产品大全 | 半导体
 
   
 新浪科技、《通信世界》联合特别策划:高通中国公司董事长汪静首次倾心长谈,就敏感问题作答
 高通,一家位于美国南加州海滨城市圣迭戈的高科技公司,一向低调。但凡是通讯业行内人士,却无不认识到这家仅有十九年历史的公司在通信产业链中的特殊地位。由于高通独特的经营模式,外界对这家公司同时有多种相去甚远的评论。有的敬佩高通慧眼独具,拥有很多CDMA的核心专利和领先的芯片技术,在未来的3G时代将傲立潮头;有的却说高通拥有的专利将成为中国CDMA产业发展的障碍。
 面对众说纷纭,高通中国董事长汪静近日与《通信世界》周刊总编项立刚进行了全方位深入对话,首次回答了很多以前从未涉及的问题。
 尽管这些内容实为一家之谈,且在某些方面不失偏颇,但我们仍然把这些言论收集在一起,以科技观察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希望能够借此提供一种参考,以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发表评论
 (右边图示:左为汪静,右为项立刚)

 全球3G的发展概况,CDMA与WCDMA的较量

 从全球情况来看,截止到2004年5月4日,全球有82家运营商在40个国家部署了3G网络,其中65家推出了CDMA2000 1X服务 (其中的6家启动了CDMA20001X EV-DO网络),17家推出了WCDMA服务。今年内预期还会有更多的3G网络部署。从终端而言,全球有51家厂商推出了485款3G CDMA终端。从用户规模来看,全球3G用户已经突破一个亿,其中包括400万WCDMA用户。

·日韩四大电信运营商的3G发展对比

·全球各国3G运营商牌照发放情况(附表)   ·全球3G移动通信市场近期发展情况一览

 欧洲3G市场“陨落”与日韩3G后来居上的启示:别盯在2.1G频率上。

 欧洲曾经是3G出尽风头的地方。从2000年到2001年,全球各地的主要媒体每天长篇累牍地报道欧洲2.1GHz 3G牌照拍卖的新闻,似乎谁不报道欧洲的3G,谁就落伍于时代。2.1GHz 3G在欧洲就要成为现实的说法甚嚣尘上。大家都认为,3G牌照拍卖之后,欧洲将引领世界3G的潮流。但不幸的是,3G至今在欧洲也没有真正起飞。反倒是在亚洲和北美,3G在静悄悄中来势凶猛,而这些地区又在静悄悄中确立了在3G时代的领先地位。[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3G是否应该盯在2.1G频率上:纵观全球已经商用化的3G版图,超过九成的3G网络和用户是在2.1GHz以外的频段上,例如450MHz,800MHz,1700 MHz 和1900MHz。而欧洲的电信监管机构却把3G发展严格限制在2.1GHz。这个决策直接导致了3G在欧洲发展的滞后,因为频段越低,基站功率覆盖的面积越大,成本也就越低。
 美国在3G规划上的看法:在美国,政府从未拍卖3G牌照,不限制运营商采用哪种技术标准和在哪一频段上提供2G或3G服务,也不把2.1GHz看作是3G运营必然频段。其结果是拥有更多自主权的运营商们自己权衡并决定哪种技术和哪种频段更适合3G市场发展的需要。Verizon Wireless在800MHz上采纳了3G CDMA2000技术;Sprint部署了1900MHZ的CDMA2000网络。
 韩国3G的发展秘诀: 韩国的通信产业充分得益于CDMA技术的先进性和在全球的迅速拓展。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制造商、以SKT和KTF为代表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和众多的增值服务内容开发商借CDMA实现了远大的目标。
 日本DOCOMO与KDDI的发展:DOCOMO在2.1GHz上部署了WCDMA的3G网络;KDDI则分别在800MHz和2.1GHz上部署了基于CDMA2000技术的3G网络,KDDI比DOCOMO推出3G服务的时间要晚大概一年,但目前两者的用户数量是1300万和300万。
 印度及印尼在技术及频率上的考虑:印度政府给予了电信运营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力,并不对他们的经营范围、采用何种频段和采纳何种技术标准做出限制,目前7家运营商全部选择了在800MHz上来提供3G服务;印尼5家运营商在提供3G服务上则分别选择了450MHz、800MHz及1900MHz这三个频段。

 高通在CDMA技术知识产权上是否在玩“三重剥削”的游戏?

 项立刚:知识产权是一个高通绕不开的话题,以前的通信核心技术是多家企业一起开发,芯片的生产也有多家企业。高通的情况是拥有相当多的CDMA核心技术,而且也开发、生产芯片。我们在行业内听到我们面临高通"三重剥削"的说法。


 专利支付不是“卖鸡蛋”:不在数目而在技术的核心性;[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从知识产权授权的角度看,一个标准里某家公司所占专利数目多少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该公司所拥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性和关键性。它和卖鸡蛋不一样,卖鸡蛋是论个数,知识产权要看含金量,对于不同标准里知识产权的认同程度是一样的。
 高通在中国的知识产权收费是如何进行的?[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知识产权费收取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次性买断,费用有时候会非常高;只收技术提成费,提成费也比较高;入门费加技术提成费。我们采用的是合理和公平的入门费加技术提成费,这种方式已经得到全世界3G厂商的广泛接受。
 专利收费部分在高通整体收入中的比例:[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就此,汪静表示,知识产权费在高通公司2003财政年度总收入中占的比例不到三分之一(仅有十亿多美元)。而高通公司为CDMA和3G技术投入的研发资金和做出的不懈努力是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的。

 在TD-SCDMA的专利争论上,仍然有太多的问题纠缠不清。

 在中国市场的CDMA技术授权上,高通中国公司总裁汪静坦言在CDMA2000上做的比较多,比如高通对于中国的CDMA IS-95和CDMA2000知识产权授权作了符合当时市场情况和中国国情的合理安排,并给予非常优惠的提成费率。至于WCDMA和TD-SCDMA,我们和中国的厂家在知识产权授权上还没有签约,有关谈判还在进行。[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对于TD-SCDMA标准中高通的知识产权问题,汪静表示,我们认为TD-SCDMA标准中有许多涉及到高通的核心知识产权。很多厂商都知道,包括西门子在内的全世界50多个厂商都已经和高通签订了包括TD-SCDMA在内的3G知识产权授权协议。
 至于相关中国企业在TD-SCDMA标准里有多少知识产权,他们的经营模式如何,那是每一家公司自己的事。
 标准能否商用,知识产权不是最重要因素:3G知识产权费只在中国成为一个热点话题。在世界任何其他国家,知识产权费从未在3G决策中成为话题或重要的考虑。因为外国政府一般不干预技术标准中的知识产权费问题;国外厂商一般也不会以争取少付知识产权费作为加入3G产品竞争的跳板;而国外运营商更关注3G标准的实用性、产品商用化程度、频谱使用的效率和3G价值链的培育,以及设备的总体价格,而知识产权费因为所占比例很小而不足为虑。  

 3G对中国而言,是一场不容错过的机遇,TD-SCDMA仍需要模式探索

 项立刚:3G如同一场球赛,已经踢过了中场,目前最关键的就是这临门一脚。对于中国来说,在固网技术、互联网以及其他技术方面,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是跟在别人身后。但是现在,中国市场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移动网,用户数也居世界之首,如果一味的等待3G成熟,是不是会错过一些机会?[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汪静:我认为,如果中国继续没有发放3G牌照的明确时间表,没有3G政策的透明度,不尽快为国内的无线设备厂商创造国内3G市场的用武之地,没有对运营商和3G内容开发商来说至关重要的3G"入市"预期,那么就正在失去一个巨大的产业机遇。
 现在移动运营商的ARPU值在逐年下降,资本市场反应不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缺少提升竞争力和服务价值的手段--新的增值业务,尤其是高速数据业务。 [查看全文][发表评论

 高通目前面临的两大阻力:韩国的“倒戈之举”与BREW的挑战。

 [编者按]第一阻力-韩国的抵抗神经:在发展本国移动通信的路径上,韩国比较另类,早前时候,韩国通过整体购买高通公司的CDMA技术从而拿到了CDMA的核心技术,当然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技术的再开发部分,于是包括三星等在内的设备商及KFT等在内的运营商获得空前的发展,并一举成就了全球最大的CDMA网络运营国家之一。
 然而随着不断的发展,更多的韩国企业在抱怨大量的收入被实施专利授权的高通公司所收取,而最终上升到韩国政府也日益意识到这个问题,WIPI平台标准的强制推行算得上是一个在明显不过的注脚,韩国的举动无疑牵动着更多国家的神经。
 [汪静就此作答]:如果没有CDMA的商用和高通公司的贡献,韩国不可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有媒体报道说韩国认为高通对韩国公司的知识产权授权收费太高,实际上我们对被授权方一直采取公开、合理和合法的态度。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每个厂商的情况也不一样,CDMA是韩国在特定情况下自主做出的选择。CDMA对韩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高通公司对韩国信息产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韩国企业从CDMA中受益也是最大的。

 [编者按]第二阻力:BREW平台的推广:尽管汪静一直在强调高通的BREW平台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良好,但仍然无法回避的是,包括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在内的两大国内运营商在Java上的发展,目前中移动基于Java平台的增值服务如百宝箱等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用户,而联通也于前不久宣布将推出基于Java的手机产品服务,BREW面临的挑战不言而喻。
 [汪静就此作答]:BREW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只有BREW可以兼容其它的平台和操作系统,比如JAVA应用可以在BREW平台上使用,反过来BREW应用在JAVA平台上就不能使用。这不是理论上的,已经有了大量的实践证明BREW的开放性。
 汪静认为,在今后的3G操作系统和平台中,BREW是最有竞争力的,会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采用。因为,与其它平台和操作系统不同的是,BREW是专门为移动环境和手机"量身定做"的数据应用平台,而其它的平台和操作系统则源自固线电脑。

  观察策划:曹增辉 来信请发至:zenghui@staff.sina.com.cn 电话:82628888-5128


新浪科技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62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