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课时,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得投入,可不少同学却在下面短信发得不亦乐乎;老师侃侃而谈时,突然会响起一串清脆的手机铃声,让在场的师生都吓了一跳,老师和学生的思路常常被打断。>>[评论]
大学生对周围同学随意使用手机也极为反感,上外大三的杨同学说,本来使用手机是方便快捷的好事,但有些人只图自己方便而不顾其他人,在图书馆或者课堂上也要偷偷讲电话,影响别人。
相关文章
校园手机现象曝光
现象一:图书馆内,本来只有轻轻的脚步声和翻书声,突然一阵尖锐的手机铃声响起,惊得四周的人频频回头。10分钟后,手机声再次响起,众多老师和学生怒目而视…… 现象二:课室内,老师正讲得投入,不少同学在下面低头发短信,玩得不亦乐乎;老师侃侃而谈时,突然冒出一阵个性十足的手机铃声,惹得哄堂大笑…… 现象三:已是凌晨,某大学学生宿舍,听不见说话声,但见一张张蚊帐内不断传来手机按键声,手机荧屏闪亮,大家舞动手指,与电话里的他(她)倾诉心声。 现象四:校道上,阵阵急促的铃声此起彼伏,骑车人不停抱怨:“现在的大学生,睁着眼睛瞎走路,只顾捧着手机发短信,狠按铃都没反应,你们不怕撞我还怕摔呢!”>>[评论]
普及率逐渐提高 使用没有节制
据不完全调查,本市高校的手机普及率已达到70%以上。校园中随处可见学生拿着手机与人聊天、发送短消息的情景。可令校方头痛的是,许多学生往往不分场地、时间收发短消息或接听电话。
有关机构近日对华南理工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00位新生中,有超过1/3的人拥有手机,其中广外学生的手机拥有率高达46%;目前还没有手机的新生,也有近2/3的人认为大学生配手机十分必要,并且想尽快拥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大学校园里手机普及率如此之高,使得不少奈人寻问的“手机现象”频频 发生。>>[评论]
>>[评论]
不堪其扰 相关措施即将出台
据了解,目前广州各高校的校纪校规中都没有关于上课禁止使用手机的明确规定。就大学生用手机不文明现象愈演愈烈之势,记者采访了广州一些高校学生处有关负责人,他们均表示,如何文明用机,应是学生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些负责人表示,对于此现象,高校会予以重视,除了教育外,还会出台有关文件加强对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地方使用手机的管理。广州某高校学生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必要时该校将考虑对进入图书馆使用手机的同学做出短期内禁入图书馆的决定。而课室内,则会考虑定期对进入课室的学生进行检查,发现开机的,将对学生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会考虑加重处罚。
上海交大学生处杨铁军老师也表示,交大正在考虑出台有关规定,对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学生如何使用手机,作出硬性规定。但也有学生提出,学校作出的规定中,应对校园中不能使用手机的公共场所加以限定。各高校同时表示,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学校主要以教育为主,学校的做法只起警示作用,更多情况下,还需要大学生们自觉遵守。>> [评论]
编后语:
从传呼机时代开始,我们的课堂和校园就不曾安静过。不时响起的“BB”声和被呼叫者左右找电话的情景还记忆犹新,而进入手机时代后,单调的电子铃声被复杂华丽的和弦伴音所代替,虽然科技上进步了,但与我们相伴的噪声却也更加嘈杂不安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生,生活在大部分环境里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手机一族的影响。 会议中、电影院里乃至音乐会上,我们都难得一“静”。似乎没有多少人去理会会议开场前一遍又一遍的“请把您的手机调至震动挡”的敬告。
不过再想想,似乎仅仅一个“震动”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咱们接电话好像还得说话吧,声音太小还不行,因为对方会听不清。>> [评论]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488;来信至:zhijun@staff.sina.com.cn 欢迎网友投稿发表意见或评论 信箱:zhijun@staff.sina.com.cn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