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市场热的时候,什么概念都美好,市场冷的时候,什么概念都是虚幻的。例如.Com和e标签。而当概念失宠时,坚守就变成了煎熬。但是,概念是永恒的,哪怕只是冬天里的概念。 1、Nasdaq:概念之王。在互联网领域,再大的概念也大不过Nasdaq。这些年来,互联网犹如神助,这些神中最大的就是Nasdaq。再大、再新、再牛的概念,最终也都是为了获得Nasdaq的认可。同时,无论是IPO、OTC还是"期权"等等充满诱惑的概念,也只有Nasdaq本身灵验时,才能显灵。 2、中国概念股:因为法律禁区,所有远道西方IPO的中国互联网公司,都只能成为Nasdaq概念中的概念。5月18日,新浪股票突破50美元,中华网、亚信等股价也高高在上,这时的概念是一种美;6月30日,网易上市,概念第一次"流血",从此没有止住。8月份,几家门户跌到6元以下,概念从此变成"垃圾"。并且堵住后面难兄难弟们的上进之路。 3、B2B:5年B2C狂热催生出400家上市公司,形成一万多亿美元的股票价值。下一个一万亿靠什么?几乎所有大投资银行都把赌注押在了B2B身上。年初,有关B2B的天文数字纷纷出台。逆势之下,B2C一片狼籍,但B2B也难以扶起。B2B的道路和它的梦想一样遥远。 4、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公司度日如年,多少人为之痛快,但即使隔岸观火的传统企业,在幸灾乐祸的同时,也得赶互联网的潮。于是,媒体和大众都将.Com的热爱"移情"到传统企业身上。于是"传统转型"成为新的时尚。不过,不管你是什么来头,互联网都象是一场赌局。 5、WAP:吃的是钞票,挤的是概念。当我们的资本家把大把的钱扔进去,最早的产品首先是概念,无线互联网又是一个新的典型:WAP、iMode、CDMA、第三代、3G等,2000年无线领域已经是概念的丛林,还需要艰难的跋涉。 6、ASP:未来某天,我们使用的PC(包括各类上网终端)就象今天的电话一样。所有的数据处理、软件安装与升级以及相关服务,都不再需要用户自己动手,而是由一个类似"电话局"的地方统一完成。而用户就象今天交电话费一样,每月交纳服务费即可。这个美好的情景不是空想,而是ASP的终极故事。可惜目前的ASP,还只是挂了一个"羊头"。 7、PDA:互联网公司的喧嚣没有为自己带来多少喜讯,但是他们鼓动出来的2000多万网民,却为其他领域创造新的市场。最热闹的还是掌上终端的争夺。围绕PDA、商务通、掌上电脑的市场大战是2000年硬件行业的最大热点。 8、.Net:是概念还是产品?还是两者兼得?反正这是2000年整个软件业唯一夺目的名词。作为制造业的软件业大有夕阳西下的架势,但作为服务业的软件业正在崛起,.Net无疑是这场重大变革的前奏,但也只是Linux的后缀。对中国的软件而言,.Net就是一场迫在眉睫的考试。 9、P4:任何一位IT人都不会忘记那充满激情的"奔腾"时代,不会忘记英特尔是产业总导演的美好岁月。但是今天,这位导演越来越远离我们关注的舞台,PⅢ还是P4、,400MHz还是800MHz,雷鸟还是"Crusoe",至少我已不在意。但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互联网遭受寒冬的时刻,PC机难以独步春天。 10、P2P:从一个十八岁的小伙子Fanning一卷不经意的代码,到2000万忠实用户的Napster;从一场音乐界的版权纠纷,到可能颠覆音频、视频甚至软件产业的全新商业模式。P2P是2000年互联网带来的唯一震动整个世界的创新。当然,一切还只是开端。(方兴东)
|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