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明长城砖窑群遗址部分向游人开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9日 17:34 新华网 | |||||||||
新华网石家庄7月29日电 (记者陈玉)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的明长城砖窑群遗址近日部分向游人开放,先睹为快的游客不禁赞叹400多年前先人高超的烧砖工艺。 这个明长城砖窑群坐落在距秦皇岛市区28公里的抚宁县板场峪村长城脚下,于2002年冬被发现并开始发掘出土,目前已探明有66座砖窑和灰窑。
据考证,这一带在明代属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明隆庆、万历年间,戚继光等将领曾对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明早期石筑夯土长城进行加砖重修,这些砖窑就是为满足当时大量用砖的需要而成批修建的。这样大规模的、保存完好的长城砖窑群的发现,对研究明长城的建筑形制及建筑材料具有科学价值,被长城学家称为长城考古史上从未有过的重大发现。 首批开放的明长城砖窑是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已经完成考古发掘的2号、4号两座砖窑。两座砖窑结构基本相同,由窑门、窑室、工作面三部分组成,其中窑室又有火膛、窑床、烟孔、烟囱、窑身、窑壁和窑口等构造。窑门形制完整,均为半圆形券门,用青砖砌成。除窑顶被揭开外,两座砖窑遗址完全呈现出土时的情形:2号窑内,满窑400多年前烧制好的长城砖一层层错落着码放如初,共有17层1700多块,4号窑底部存有少量竖放的长城砖。每块砖长36厘米,宽17厘米,厚9厘米,重约10.5公斤。(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