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劲:当年电脑娃娃如今微软英才(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11日 15:09 北京科技报 | |
当年李劲为邓小平爷爷演示电脑设计程序 当年的娃娃如今成了微软研究员 吕媛 20年前的那一幕 1984年1月的南疆,鲜花盛开,春意盎然。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乘专列来到中国第一个改革开放“试验场”———深圳经济特区。这次视察是邓 邓小平视察特区后有很多感慨:“现在看,开放的政策不是收的问题,而是开放得还不够。”视察厦门后,邓小平一行乘火车前往上海视察。 2月11日,邓小平到达上海。 2月16日,正是元宵佳节。上午9时30分,邓小平同志在王震同志陪同下来到了西郊宾馆接见大厅。 他老人家虽已80高龄,但精神饱满,步履稳健,频频招手。随后邓小平与上海交大参加接见的53位校领导和教授、学生代表一起合影留念。 同一天,邓小平在上海还参观了微电子技术应用汇报展览会。有两位小同学当场为邓小平做程序设计表演。 两位小同学熟练地按动键盘,电脑屏幕上立即闪现出“热烈欢迎”的中、英文字样,接着又出现了一个造型生动、有趣的机器人。 机器人闪烁着一双灵活有神的大眼睛,唱起了“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当动听的歌声刚刚消逝,一枚镌刻着“中国制造”的巨大火箭,呼啸着冲向蓝天,屏幕上豪迈地显示出:“中国,飞向宇宙”。 面对这两个闯进电脑世界的娃娃,邓小平同志笑了,满意地点着头。他亲切地问一位小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李劲。” “多大了” “13岁。” 邓小平同志和蔼地抚摸着李劲的头,对身边的领导干部们说:“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当时,上海和全国的计算机应用刚刚起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共同参与下,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儿童计算机程序设计比赛。 这次比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李劲在比赛中获第一名。 邓小平同志轻抚着一个坐在电脑前的小男孩儿的头,讲了那句对日后中国社会影响至深的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伟人的一句话,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伟人的一句话,也影响了一个人的人生。当年为小平演示计算机的“娃娃”,20年后,已经成为国际顶级计算机领域———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 “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 1984年2月16日,上海市展览馆。13岁的李劲坐在计算机前有些不安,他在等“一个特别重要的人物”来参观。在此之前,他不得不一遍一遍演示他的程序给许多人看,大家也不厌其烦地在他耳边一遍一遍说:“务求万无一失。”他不知道那个大人物到底有多大,直到这天上午,他才被告知,要来看他表演的是邓爷爷! 中央领导原计划在他们的展台前停留1分钟,最后却停留了6分钟。其间,小平同志亲切地摸着李劲的头对周围的人说:“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李劲回忆当时的情形:“我听了之后,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说明邓主席对我的表现表示了肯定。同时,这句话对我也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计算机的兴趣。” 李劲是中国最早接触计算机的孩子。当时是1982年,上海市教育局搞试点,以了解儿童对计算机教育的适应程度。李劲参加了那次培训,并在竞赛中获得第一。 大概从小学三年级起,学习竞赛开始进入到李劲的生活。三年级时,李劲获得上海市徐汇区小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从此,各种各样的奖状就接踵而至。 他几乎在每一个市级举办的竞赛中都获奖,而且全部都是第一名。指导教师李毓隽认为,李劲再继续在中学读下去已是浪费时间,他主动和清华大学电子系的刘润生教授联系,在刘教授的积极促动下,李劲从高一连跳两级入读清华。李劲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娃娃博士” 1988年9月,李劲读本科时,清华大学就为他制定了一个特殊的培养方案,即让他3年内读完5年本科课程,再用两年拿到本应3年才能拿到的硕士学位。为了争一朝一夕,一分一秒,李劲就像上满了弦的钟似的运转个不停。他采用交叉学习法,每一年都同时读两个年级的课程。如果遇到两个年级的课程有冲突,他就干脆自学,补上没能去上课的那段空白。在学校的几年,他从早到晚,从来都是教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运动。结果,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他就读完了5年的本科课程,比学校为他制定的特殊方案还提前了一年。1994年6月1日,23岁的李劲在儿童节那天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博士,有人戏称他为“娃娃博士”。国际一流研究院最年轻的研究员 1994年,李劲来到位于美国洛杉矶市的南加州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依然是多媒体领域。两年后,他去了夏普实验室继续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1999年3月1日,李劲把惠普给他的聘用合同放到一边,回到了阔别5年的祖国,到北京中关村希格玛大厦的微软中国研究院上班。 李劲说:“当我第一天坐在微软研究院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时,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作为这个世界级研究机构中一名最年轻的研究员,我即将从事跨世纪的世界顶尖技术的研究工作。更使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在这里能够帮助中国提高多媒体技术整体水平,这项技术是未来计算机产业的核心技术,对未来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最喜欢的一个词:“双赢” 李劲最喜欢“双赢”这个词。他在竞赛中获奖,学校也因此获得了荣誉,这是“双赢”。他来到微软中国公司,微软得到了一个人才,而自己也找到了好的工作环境,这也是“双赢”。他回国发展,既是报效祖国,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出路,这还是“双赢”。当然,生活中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指着照片中那个长发、大眼睛的女孩,李劲说:“我非常喜欢她,她也很爱我。等她从美国回来后,我们会考虑结婚。”当然,双赢。 李劲用一句不算名言的“名言”鞭策自己:“如果有寂寞感,就不是搞计算机的!只有耐不住寂寞的人才真正寂寞。” 当年的娃娃,如今已经挑起了大梁,成长为21世纪叱咤风云改天换地的电脑英才。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劲以及千千万万个像李劲一样的“少年英雄”,必将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大展宏图,以更加辉煌的创新业绩,托起中国的“朝阳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