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邬贺铨在互联网大会上做主题演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06日 13:50 新浪科技 | |
![]() 图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做题为“下一代网的挑战和机遇”的主题演讲。(骆磊 摄) 新浪科技讯 12月6日至7日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主题为“透视互联网,迈向E时代”,这也是中国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新浪科技对此次盛会做了全程图文直播。 以下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在互联网大会上做主题演讲文字实录: 各位同志各位同行下午好!主要讲及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网络运用发展进入新时期,一个是网络技术发展处在换代的时间,谈一下对下一代互联网的思考,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往来业务发展进入新时期,主要表现在几方面: 世界的移 动电话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超过了固定电话,中国的移 动电话也刚刚超过固定电话。第二是宽带接入用户多于窄带。我国干线IETERNET业务量取代电话成为主流。移 动长途和固定长途相当,IP电话超过了固定也超过了移 动,超过了固定加移 动的通话。 用移 动的IT网占22%,PC占45%,看来移 动电话会成为主要的上网工具,也预测2004年使用移 动终端包括移 动手机上网会超过使用PC机上网的数量。 除了人到人的通信,机器到机器的通信发展量也很大,甚至用很多的传感器,无线的识别服务会切入到很多的东西上面。我们面对的是网络技术发展换代的前沿,我们回顾一下,由于业务和应用的发展,使得原来的网络技术发展不适应,电信的改革改变了原有的技术格局,新的技术集成电路PC和IT继续推动着网络的发展,现在又面临着网络换代的机会。前进的路上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现在还在十字路口。 第一代的业务节点是模拟的信号。第二代业务节点是数程控交换机。第一代传输系统模拟信号;第二代传输系统是数字时分复用;第三是数字波分复用,下一代传输系统引入控制面光联网。第四代究竟是什么我们还在研究当中。 IT网面临的挑战: 第一代IT应该是小范围的应用,主要的业务是E—MAIL技术特别是TCPIP,第二代主要是WWW,第三代主要是网络技术。IT网现在的发展超出了现在建立IT网的设想,更多的应用在流媒体和多媒体。 上网的终端已经不限于PC。IT在业务质量和扩展性上都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现在面对两个网络:一个是话音、一个是数据。下一代网络的特征:有多种业务、宽带化、分组化、开放性、移 动性、兼容性、安全性、可管理性。总之下一代是无处不在,无处不达,永远在线的。 人们期望NGN能集成现有各种网的优点,但兼容优点的同时也可能综合缺点。 历史上电信界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综合的网络能一网打尽,ISDN、B-ISDN……,但总是一次又一次未达到预期目的。NGN的综合之梦能实现吗? 人们对NGN倾注了太多理想,但电信标准的发展历史表明,看上去理想的全能的往往并不成功(例如B-ISDN、铱系统)。 网络能力客户化的呼声渐起,不同的网络各具所长,当用一个网来综合时一些特点可能难以体现。 固定业务与移 动业务在很多方面(例如营业许可、竞争环境、适用法规、编号方式、资费标准)不同,试图为固定与移 动业务的综合产生一个单一的是否有必要? 如果能做到在多个网上的业务会聚,实现一个号码的综合接入,从用户使用的感觉仍是一个多业务的综合网,或者说是虚拟综合网。 业务质量(QOS)的保证措施:繁重的标准化工作。 端对端QOS是基于IP协议的网络面临的难题,目前还缺乏电话和多媒体业务的端到端QOS类型及要求的标准化的定义, 还需要明确对多媒体业务中的各业务成分分别登记QOS类别的方法, 给出对域间低层QOS的控制(即不同域与网络间的低层QOS的“水平”关联)规范,以及利用低层QOS的机理保证上层QOS(即上下层QOS机理的“垂直”协议关联)的规范。 在多个异构网相连时可能涉及不同的QOS机制(例如RSVP、MPLS、Diffserv和VPN),需要将端到端的QOS指标分解和落实到由不同的QOS措施来保证。 目前IETF在提供保证QOS方面的几乎所有研究都仅限于单个网而不是多个网/自治域,也就是说IETF还没有找到跨过多个网保证端到端QOS的清晰的技术路线。有人建议NGN可以采用互联网的技术(IP或与IP友好的传送技术)但不是其机理,即不再让网络作为“傻瓜”把复杂功能推给终端,而是将智能引入到网络来提供业务的交互性。 抓住下一代网发展的机遇:中国的固定电话与移 动电话普及率目前仅是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超过了5%,越过了发展起步的转折点。 2001年后中国加入WTO和电信运营体制改革深入,标志中国电信竞争环境进入新时期。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为我国网络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从上规模到长核心竞争力,从电信大国向电信强国发展,支持全面小社会的建设,网络通信业负有历史的重任。 中国的网络在新技术采用方面已走到世界前列,没有国外成熟经验可鉴,需要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宽带业务和应用。 抓住机遇,积极慎重开展NGN / NGI研究试验。关于NGN的研究与试验:中国通信标准化委员会将NGN标准研究列为重点项目, 各电信运营公司均在试验软交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