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
| ||||||||
![]() | |||||||||
![]() |
|
|
美国当地时间8月11日消息,美国航空航天局近日曾炫耀说,预计于2005年建造完成的国际空间站将“大得足以用肉眼看到”,而且其亮度可能超过目前最亮的太空人造物体--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事实上,目前共有几百颗太空人造物可以通过人的肉眼看到,其中包括正在服役的人造卫星、已失效的卫星及火箭发射后的残渣。于是,从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之后,众多天文爱好者就展开了一场卫星观测热潮。 1957年10月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升空,太空观测风潮开始升温。宇航员弗兰克-库尔伯特森说:“我记得那年我只有8岁,当时父亲把我拉到院子里,让我看这颗地球卫星从头顶飞过。”现在,最受观测者青睐的就是军事卫星,因为从1983年开始,美国政府就下令将军事卫星的轨道运转数据列入保密范围,这一规定恰恰激起了众多观测者的好奇心,其中很多业余天文观测者都对美军的照相侦察卫星很感兴趣。 在这期间,美国海军的“白云”气象卫星由于经常3颗星以三角形状飞行而被人们当作不明飞行物,另外一种雷达侦察卫星名为“长曲棍球”,由于其具有绝缘特性,卫星的表面为红色,非常显眼,很多观测者都看到过这种卫星。 与此同时,一些军事专家指出,普遍民众对军用卫星进行观测不利于国家安全,也容易泄露国家机密,对那些严重的违规者应该给以严厉处罚。但负责军用卫星安全的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却对此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该机构发言人表示:“现在互联网上已出现了很多指导天文爱好者如何观测军用卫星的网页,其中一些建议并不正确,我们认为大体上不会有损国家安全。” 一些卫星观测者表示,要想跟踪一颗卫星的飞行轨迹并非难事,任何人只需购买一部分辨率较高的天文望远镜就可以在夜间天空非常睛朗的情况下看到其中一些军用卫星。至于观测到的数据哪些具有保密性,人们对此的意见并不一致。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军用卫星的太空位置都属于公开信息,但其飞行轨道数据一般不向公众透露,但与些同时,某些军事机构奉为机密的信息却可以在另外一个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上查询到。(清晨)
|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