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正文
“和平”号唤醒人们对载人航天必要性的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21日 13:11 新浪科技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结束了其15年的太空生涯,将于本周五(3月23日)返回地球。“和平”号使命的结束标志着人类四十年太空旅行历史中一段旧篇章的终结,在其对太空研究与实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这个由于后期事故频频出现而被人们称为“拉达号星船”的空间站还唤起了人们对载人航天中种种危险的注意。

  “和平”号空间站上进行的各种实验都向人类的体能提出了挑战,如果离开地球到达
外太空,人类的身体将承受各种不同的压力与损失。失重带来的肌肉萎缩、骨骼脆弱和长期关在太空舱中遭受的精神压抑等不良后果都是显而易见的。于是,这些挑战又引出了另外一个课题,人工任务是否可以由机器所代替,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费,而且可以避免人类本身遭到伤害。

  很多科学家对此持认同观点,认为人的作用在太空任务中并非是必不可缺的,法国太空研究中心的安德鲁-莱伯就是其中之一,他指出:“宇航员在各项工作的完成过程中的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他还声称正在太空进行安装的价值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原本就是吃钱机器。他和他的支持者们认为最近两位美国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的组装工作完全是多余的,而且所需费用过于昂贵。

  制造费用仅为2亿5000万美元的火星“全球探测器”自从1997年投入使用以来向地球发回了大量的火星图片,证明了其表面曾被大水淹没的事实。此外,还有“鞋匠”号近地探测器更是对行星“爱神”进行了详细地观测,并于上个月成功在斯表面登陆,而其本身的价值仅为2亿2300万美元。基于以上事实,很多批评家们开始指出,既然很多宇航员完成的任务完全可以由机器完成,为什么还要花费巨大的费用去把宇航员送入太空,同时还要送去数目众多的生命支援设备呢?

  话虽这么说,各国还是在积极准备着宇航员的培训和升空工作,欧洲和日本已经制定了宇航员培训计划,要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太空飞船上进行研究。很有可能的一个解释就是世界各国对外太空的争夺,送去自己的宇航员就可以象40年前的美国和苏联一样宣布自己对太空的拥有。

  不过,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认为很多宇航员能够完成的维修和研究工作是机器人所不能代替的,是在太空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巨大的花费他们觉得并不算什么,既然人类可以浪费大量的金钱修建一些诸如导弹防御计划的东西,为什么不在科学研究上多一些投入呢?(清晨)


发表评论】【论坛首页】【科技聊天】【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相关链接
日本政府就“和平”号坠毁发出警告(2001/03/22 11:51)
“和平”号空间站坠毁进入倒计时(2001/03/22 11:29)
俄媒体披露“和平”号坠落计划(2001/03/22 10:56)
加拿大政府就“和平”号坠落发布重要公告(2001/03/22 09:45)
“和平”号空间站坠毁专题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世纪盛典倒计时--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