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ina.com.cn |
| |||||||
![]() |
|
![]() |
|
|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日电 中新社记者刘红作者唐文俊 今天,二十一世纪的第十天。 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在这里——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新世纪的世界首次航天发射即将开始。 一月十日零时许,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次飞行试验预定发射时间前一小时,记者踏雪赶到了坐落在京城西北郊中国北京航天城内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 资料:1999年11月21日凌晨,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发射成功。 该中心曾因一年多前出色地完成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一号的指挥控制任务,荣立了集体二等功。 呈梯形状的指控大楼是一座占地面积三千五百平方米、三层结构的建筑。宽敞、明亮的指控大厅,四块面积为四十八平方米的巨幅投影大屏幕上,显示着从中国西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传来的壮观画面:高大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火箭承载着中国航天的骄子——“神舟”二号飞船。大屏幕上标识的飞船飞行时间、北京时间、任务时间同时在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数据。数百台终端微机的显示屏上跳动着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字。大厅里传来各测控站(船)宏亮、准确的报告声,此起彼伏,不断加剧发射准备进程的紧张气氛。 指挥控制台上,指挥决策者、工程技术专家正密切关注着发射前的各种状态。
![]() 资料:中国航天火箭家族的各种火箭。 据该中心负责人介绍,中心主要由计算机系统、监控显示系统、通信系统和技术保障系统等组成,是一个集指挥通信、信息处理、监控显示、控制计算、飞行控制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强、反应快捷、运算精确的现代化航天飞控中心。在这次飞船发射中,中心主要担负着试验飞船遥测数据接收、处理和显示、遥控指令和数据注入实施,轨道计算和确定,飞船返回控制监视和搜救指挥以及留轨舱的长期管理等方面的任务。 三十分钟准备。 一分钟读秒。 “点火!” “起飞!” “长征二号F”运输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神舟”二号飞船拔地而起直刺苍穹,渐渐地变成了一个小小的亮点,最后隐匿在无穷的天宇里。 就在飞船进入苍穹的瞬间,描绘出中国西北地区版图和火箭飞行理论曲线的大屏幕上随即出现一个小小的亮点,标示着船箭实际飞行的曲线缓缓地开始向前延伸…… “**发现目标!” “**跟踪正常!” “远望号发现目标!” …… 来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的测控数据源源不断地汇集到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通过计算机“三维动画”的显示,飞船发回的抽象数据,在巨幅显示屏上变成形象画画。
![]() 资料:1999年11月24日下午,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等在北京航天城视察“神舟”号试验飞船返回仓。 记者看到:在画面上,火箭正常起飞二分钟后,位于火箭顶部的逃逸塔和船箭分离。 此刻,位于指控大厅后侧的计算机终端机房内,科技人员正全神贯注地收集从各测控站发来的数据,紧张地进行飞船遥测数据和轨道数据处理,密切监视船箭的飞行状态,适时对飞船注入控制指令。 发射约十分钟,船箭分离。此时坐在指挥台前的年轻调度员果断地发出了调度号令,随即,遥测员向飞船发出了入轨指令,这是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向飞船发送的第一个指令。从北京指控中心发出的指令,二秒钟内就可以直达飞船。 环顾大厅内,只见科技人员一个个正目不转睛地监视着荧屏上一行行流动的数字,手指在飞速敲击着微机键盘。船箭分离八分钟后,轨道专家组综合技术人员的计算结果,得出了飞船入轨参数。 稍顷,指挥部正式宣布:“神舟”二号飞船进入预定轨道。顿时,指控大厅里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截止记者发稿时,大屏幕蔚蓝色的背景上,依然交织变幻着彩色的飞行曲线。在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的指挥控制下,“神舟”二号飞船正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尽情地遨游……(完)
|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