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0万年前谜团乍开 撞击地球淡水物种何以幸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9日 08:19 新浪科技 | |||
新浪科技讯 美国东部时间6月8日(北京时间6月9日)消息,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达15公里的陨石撞击了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从而砸出了著名的齐克夏拉伯(Chicxulub)陨石坑。这次陨石撞击地球造成了地球的一次巨大灾难:它制造的灰尘使得整个地球持续昏暗时间达数月之久;空气中充满了二氧化碳;地球的臭氧层也因之遭到了破坏;既引发了陆地上的大火蔓延,又产生了巨大的海啸风暴,从而使整个地球都经历了一场酸雨的洗礼。这场酸雨过后,当时地球上2/3的动物物种,其中包括恐龙,都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而 科学家们认为,6500万年前撞向地球的这颗巨大陨石可能正好含有丰富的硫磺矿物质,而它又正好撞在了含有丰富硫磺矿物质的尤卡坦半岛上面,这样就使得总量达几吨重的硫磺矿物质颗粒散向了空中,从而导致了大量酸雨现象的发生,酸雨落地后又流向河流湖泊。按理说受到酸雨危害最大的动物物种就应该是这些河流湖泊里的淡水物种了,但事实上90%的淡水物种却都成功地存活了下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虽然有的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这次酸雨本身所含的有害物质浓度还不够所致,但诸多证据都表明这次酸雨的总量非常大。那又如何解释上述现象呢?最近维也纳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却给出了他们最新的解释。 维也纳大学的这两位学者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尤卡坦半岛本身不但含有大量的硫磺矿物质,而且还包含了大量的钙和硅两种物质。在撞击发生的过程中,尤卡坦半岛上的钙和硅物质蒸发后形成了斜硅钙石物质,而斜硅钙石物质在水中能够对酸雨有很大的抑制能力,这样随同酸雨一起流入河流湖泊的斜硅钙石物质就充当了当时河流湖泊的净化物,在几小时之内就能使淡水回到正常的状态,从而使得不少淡水物种躲过了酸雨的这一劫。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净化物的斜硅钙石很有可能已经从齐克夏拉伯陨石坑被全部蒸发掉了,因而在该地找不到存在斜硅钙石的有关证据,但科学家们在加拿大的霍顿陨石坑却找到了斜硅钙石的证据。 如果上述理论成立,科学家们准备去海底寻找是否还有当年流向海洋的斜硅钙石沉淀物。科学家们认为,这种探索有助于人们预防未来针对人类的巨大灾难。(明月编译)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