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21世纪的前50年想拿30个诺贝尔奖!50年获30个诺贝尔奖,也就是说平均每5年要获得3个。
不完全是尽说大话
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教授评论认为,国家“没有头脑”。仔细想一 想,这一口号真是“没有头脑”,是一时兴起的狂妄之言吗?应该不是。作为在正式文件中被提出,首先表明了有过调研,存在可能性;作为一个国家,尤其日本,一般也不可能主动拿国家尊严开玩笑,让他人看笑话。与英国做对比,诺贝尔奖百年中,英国89人获奖,减半也远远多于30人。如果按照各学科的论文数量和被引用数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日本现在可算第二大科技大国,已经超过英国。50年拿30个诺贝尔奖不完全是大话!
科研经费世界第一
虽然日本2002年度财政预算总额减少,但科技等领域预算不降反升;日本近几年的科研经费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上,世界第一,超过美国;日本继续把“科技立国”放在立国之本,并提议今后5年内科技投资增加到24万亿日元。另外,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品等产品在世界信誉很高自不待言。日本如今在纳米和新材料等高新科技领域世界领先,日本参与了国际空间站和基因测序等计划,日本积极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和能源技术等各个领域扩张。可以说,日本的科技力量绝不可小视,更不可嘲笑。
提出口号目的何在
日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目标?首先,可能是表明一种姿态。日本要改变世人眼中技术大国的印象,它要成为科学大国。再次,可能是一种号召。日本最终很可能得不到30个诺贝尔奖,但这种口号能激动人心,可鼓励人投身科学,积极效果大于反面效果。其次,可能是一种炫耀。日本在几十年的励精图治之后,已成逐渐赶超欧美。日本选择这个时机提出口号,有卖弄实力的感觉。如果一个国家连获得诺贝尔奖的豪言都不敢说,那只能表明这个国家没有这方面的实力;这么做也有可能是文化的一种反应。
美国为何不定目标
为什么其他发达国家中没有提出这一目标呢?美国是不需要这种目标。迄今为止,美国获取了最多的诺贝尔奖,它已将252个囊括入怀,美国的科研基础雄厚,人才充足,获奖机会相对更多,根本不需要制定目标。另一个科技强国德国已经获得76个诺贝尔奖,成果可谓颇多,基础研究可谓深厚,但近些年来,德国本土的科学家获诺贝尔奖的日渐减少,德国为此感到忧心,并正在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英国和法国等虽然没有提出相应的目标,但它们也非常重视科技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策略。在这些国家的财政预算中,科研投入都呈现上升趋势。
如何看待日本举动
怎样对待日本的这一目标呢?专家分析认为获得诺贝尔奖需要三个条件:高投入;鼓励竞争;创新的学术气氛浓。美国拿那么多诺贝尔奖的奥秘就在这里。知不足而上进。日本向美国学习,在科研领域大量投入资金,打破僵化、分割的各种体制,向重点领域倾斜,调整政策支持企业科研,立法确定方向,在自己创造有世界水平的成果同时,积极与国际接轨。这几年获得诺贝尔科学奖和经济学奖中某一奖项的科学家同时有两三人屡见不鲜。可以预见,日本以后得奖的科学家多数一定不是独自折桂的。林小春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话,给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语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