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大众科技 > 科技日报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我国南极格罗夫山地质考察捷报频传

http://www.sina.com.cn 2000/02/01 01:21 科技日报

  本报讯:作为中国第1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重头戏”,格罗夫山地质考察最近捷报频传,让科学家惊喜异常。一 个多月的野外工作中,他们在这一区域发现了古土壤、融冰水潭、金字塔形堆积物和南极特有的风化石,从而使我国的极地考 察迈出新的一步。

  平均厚度达2200米的南极冰盖,犹如一部记载着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历史巨著,几乎覆盖了整个南极大陆,只 有少数没有被完全覆盖的山脉峰峦凸露冰盖,格罗夫山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南极冰盖内的冰原岛峰群,3200平方公里的格 罗夫山是南极地区极少数未被任何国家开展正规考察的地区之一。对于人类来说,那里是一块至今仍然未被揭开面纱的神秘区 域。

  以中国科学院刘小汉研究员为队长的10人科考队,于去年12月21日驾驶三辆大型雪地车从中山站出发,穿过茫 茫南极冰盖,前往约500公里外的格罗夫山。

  安营扎寨后,考察队紧锣密鼓开始考察。极昼苦短,来不及仔细欣赏蓝冰、日不落等极地特有景色的队员们每天“早 出晚归”,争分夺秒;白色冰原上,寒冷、疾风和冰裂缝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安全。在连续遭遇暴风雪和一辆雪地摩托车因 发动机质量问题不能使用的情况下,考察工作迄今已完成近半。

  从事极地研究多年的刘小汉认为,古土壤、融冰水潭等现象的发现,表明18000年前地球末次冰期时,冰盖厚度 比现在至少要厚80米左右。而古土壤在南极内陆的发现,不仅在全球罕见,而且对研究南极环境有着特殊意义。

  据悉,格罗夫山考察前后将历时约2个月,科学家将对64个角峰进行地质调查,测绘出整个山区的地形图和中心1 10平方公里的地形图。

  一年前,我国第15次南极科考队曾组织了首次格罗夫山地质考察。科学家完成110平方公里的平面图,采集了4 块陨石和近20块沉积岩石。

  我国从事极地考察已有16年,作为近年考察的重点,内陆冰盖考察和格罗夫山考察标志着中国人结束了长期在南极 大陆边缘徘徊的局面,真正向南极纵深挺进,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新贡献。



 相关链接
中国首次派女队员赴南极考察并留守极夜(2000/12/08 10:13)
科考队员今赴南极进行3项科学考察(2000/12/07 17:02)
中国六书生今天远征南极(附图)(2000/12/07 16:58)
中国当代最优秀人文学者奔赴南极考察(2000/12/07 14:09)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保罗-莫里哀中国巡演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
时尚精品写真图片库
新浪招聘网站
杨晨停赛风波
2000年精彩国际新闻图片回放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移民留学美利坚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