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科技博客宽频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新闻搜索
科技时代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笔记本 > AMD成立上海研发中心专题 > 正文

英特尔AMD捧场 四核心时代进入肉搏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8日 10:03 IT168.com
作者:IT168 spirit(编译)   

    【IT168 新闻】尽管英特尔与AMD提出双核概念已久,并且可以在市面上买到丰富的双核产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双核产品还是无法普及。但是就在双核处理器还没有普及的时候,英特尔和AMD却要进一步推出四核心处理器,IT界俨然即将进入四核心时代。

英特尔AMD捧场四核心时代进入肉搏战
英特尔的四核心处理器Kentsfield

    为力战AMD锁定高端玩家市场的桌面处理器Athlon 64 FX-64 AM2,英特尔将于2006年第四季提前推出桌面四核心处理器Kentsfield,每1,000颗单价999美元,业内人士表示,近期处理器两大巨头大打肉搏战,各级产品线皆推出弹性价格、产品战略以应对对手,英特尔让性能佳但成本较高的Kentsfield提前1季上市,目的为对战AMD第四季登场的Athlon 64 FX64 AM2,防止让近期声势高涨的AMD抢先拿下高端市场。

    据英特尔先前规划,首颗桌面四核心处理器Kentsfield原定于2007第一季推出,但为对抗AMD Athlon 64 FX64 AM2,遂计划提前于2006年第四季登场,此外,英特尔将Socket 775接口、采用65纳米制程的Kentsfield,纳入锁定高端玩家市场的Core 2 Extreme家族,其工作频率为2.66GHz,内建4MB L2x2 Cache、1,066MHZ FSB,并支持Enhanced Intel Speedstep技术、Intel Virtualization技术及Execute Bit Disable等功能。

    另一方面,AMD于15日发布新一代Opteron处理器(研发代号Socket F)的同时也表示将于2007年推出新一代4核服务器处理器,目前暂定名为AMD Quad-Core,并计划迎战英特尔于2007年推出的3款四核服务器处理器Tigerton、Clovertown及Kentsfield。继2006年双核服务器处理器大战后,2007年将进入4核处理器大战。

英特尔AMD捧场四核心时代进入肉搏战
AMD Quad-Core

    AMD目前无论在双核或四核处理器,都主打低耗电及产品线单纯化战略,而英特尔则采高效能及平台化战略。台湾业内人士表示,在AMD并购绘图芯片大厂ATI后,AMD处理器则可以朝平台化发展,在市场竞争上将更有与英特尔平起平坐的机会。

    AMD指出,目前四核处理器虽效能提升,但耗电量还是维持与单核、双核处理器一样低。根据AMD提供的资料,以2-Way服务器来看,目前单核、双核、四核等处理器最大耗电量皆为190W,而英特尔单核处理器Nocona、Irwindale最大耗电量分别为222W、224W,双核处理器Dempsey、Woodcrest最大耗电量为290W、180W,四核处理器Clovertown最大耗电量则为266W。

    AMD服务器处理器除主打低耗电战略外,目前整体服务器市占也增长不少。根据研究机构Mercury Reseach资料指出,2006年第一季全球AMD服务器处理器市占率为22.1%,第二季则达到25.9%,为继2005年以来,首次市占率突破20%,而相比2005年第一季7.4%及第二季11.2%,增长1倍以上。

    事实上,AMD处理器市占攀升主因在于AMD处理器内部包含内存控制器,资料在运算时的速度较快,且采用HT总线架构,处理器可直接与南桥芯片做连结,所以目前强调高效能的超级计算机(HPC)及强调运算速度的服务器及工作站,皆陆续开始采用AMD处理器。而英特尔还是由北桥芯片来控制内存,并采用NetBurst总线架构,资料在传输上会遇到瓶颈,所以目前英特尔服务器处理器皆以运算量较小的数据库市场为主。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虽然AMD 4x4平台效能未必输给英特尔四核处理器,但在成本节约上无法与其抗衡,预计在英特尔调整高端产品推出计划后,可望成功阻挡AMD侵犯,重返高端玩家市场龙头宝座。

爱问(iAsk.com)



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科技时代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595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