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营报社风雨十九年,蓄势再奋发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3日 18:23 新浪传媒 | |
![]() 李佩钰 李佩钰 创业:1985年--1995年 1985年1月5日《中国经营报》前身《专业户经营报》创刊 1986年改名为《中国农村经营报》 1989年改名为《中国经营报》 1985年至1995年间,《中国经营报》白手起家,五易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 --国家体改委体制改革研究所主办 --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主办 --国家技术监督局主办 崛起:1995年--2000年 到1995年《中国经营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从此走上崛起之路。 1993年,中国经营报社创办子报--《精品购物指南》,首开国内生活服务类报纸之先河,并由此探索出一条按市场化方式运作报纸的良性发展之路。 到1995年,《精品购物指南》就已呈现出良好的势头。 1996年,《中国经营报》进行了富有创新精神的重大改版,在国内报业首次推出对开十六版彩色周报。随后几年,《中国经营报》发行量及广告收入迅速攀升。 发展:2001年--现在 2001年至2003年,《中国经营报》广告收入已连续三年居全国综合经济类报纸之首(据慧聪媒监测中心统计)。 如果说,在《中国经营报》发展的前十几年间,我们依靠的还是创业的激情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那么近几年来,在金碚社长的带领下,依靠社科院强大的专家团队,我们根据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在明确的发展规划指导下,制定相应的策略,构建有效的制度框架,铸造坚强的核心竞争力,使《中国经营报》走向持续良性发展之路。 2003年,《中国经营报》采取了同一品牌下的多产品竞争战略,取得了不菲的业绩,形成了报、刊、书、体系四位一体的出版格局。 报: 在目前报业竞争,特别是财经类报纸风起云涌之时,《中国经营报》发行量、广告收入及影响力始终稳居综合财经类报纸之首,2003年,《中国经营报》广告经营额比去年提高33%,达1.5亿元。 《精品购物指南》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生活服务类报纸的领先地位。2003年,《精品购物指南》广告经营额达3亿元。 刊: 《中国经营报》从2003年初开始,试办商业新知特刊《商学院》(向38万读者随报免费赠送)。目前特刊已出版12期,受到读者广泛欢迎。承蒙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今年4月8日,我们将正式出版《商学院》杂志。 书: 本报从2003年开始与出版社合作出版中国经营报系列丛书,目前已出版10本图书。 体系: 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CBCM)是在金碚社长带领下的社科院专家组的帮助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经营报》十几年来关注国内市场竞争的实践研发的,数据库内设有200多外监测指标,首期数据收录了国内1200多家上市公司1999年----2002年的经营业绩数据。这是目前国内企业竞争力研究方向,数据量较大,监测角度宽泛,分析模型较科学多样的数据系统。 此系列推出以来,在同内企业界及传媒业引起较大反响,这是财经媒体与经济理论研究完满的结合。 体会 1、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报社立身之本。 办报宗旨: 政治安全 社会责任 经济利益 两个关系: (1)坚持正确导向,与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关系。 ★不热衷于打“擦边球” ★不盲目炒作社会热点,见利忘义 ★不媚俗 (2)坚持正确导向与提高宣传艺术,提高办报技能的关系。 2、不息的创新精神与务实的科学管理是报社强身之术。 要做一个好报纸,首先要做一个好企业 明确的发展规划 不息的创新精神 科学的管理制度 健康的企业文化 愿景: 企业理念: 终生学习智慧经营达善社会 企业目标: 1、用5年时间,将《中国经营报》做成在中国社会中居主流地位的综合经济类报纸。 2、在《中国经营报》同一品牌下,打造一系列相关出版物,形成报、刊、书协调发展互为补充的出版格局,做中国传媒界具备竞争力的财经报业集团。 3、秉承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与呼的原则,服务最广泛的企业经营者,回报社会。 4、为员工搭建一个事业发展的平台,让其个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并在保证报社发展的前提下,逐步提高员工薪酬待遇,以期达到同行业较高水平。 结束语 中国经营报社十九年历经风雨,百折不挠,终见彩虹。 其成功得易于几代中国经营报人的艰苦奋斗 得易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社科院工经所的正确领导 特别感谢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此,一并致谢!!! 并希望未来,以我们的努力向各位领导交上一份更满意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