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动态2 > 互联网周刊专稿 > 正文








注册50M免费邮箱
手机短信息传情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慧聪模式:上市前知本如何变资本

http://www.sina.com.cn 2001/02/15 11:56 互联网周刊专稿

  郭凡生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前网络时代的离奇故事,慧聪的董事将70%的分红权赠予了员工,如果现在上市,慧聪的员工中将有500人成为百万富翁,其中的100人成为千万富翁。但正如张维迎教授评说的那样,这样一种制度,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的自觉遵守来维持的呢?另外,它是不是可以成为长久之计,帮助企业成为百年老店呢?(导语)

  两年前,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红遍大江南北,知识经济的概念随之空降中华大地,于是,从那时开始,中国开始思索企业制度的创新,思索员工的股票期权问题,可是又仿佛离我们的现实太远太远。于是,当又一个新名词“网络经济”随着真刀真枪的网络公司一同泊来时,中国认识了纳斯达克,接着,香港也建立了二板,中国的二板也马上要实现了。这时候,中小企业争取上市成为了首要任务,一旦上市,员工的股票期权就可以变成真正的激励,而这种企业制度正是几年来我们所梦寐以求的。

  企业无非是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一种契约。工业经济社会中,资本是稀缺的资源,人力成为一种附属,资本所有者取得企业的分配权或剩余索取权。而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成为一种稀缺品,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者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时,人力资本所有者取得大部分的剩余索取权。然而,当大部分企业苦苦追求上市以获得制度创新时,有一家公司在八年以前就开始按照一种奇异但又道德的企业制度运作,也正是这种制度,使它成为中国最独一无二的B2B公司。

  2000年9月份,北京大学光华楼,在学院副院长、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张维迎教授简单介绍后,慧聪国际总裁、慧聪商务网CEO郭凡生先生开始了“慧聪论坛”的第一讲“网络时代的企业制度创新”。实际上,郭凡生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前网络时代的离奇故事。

  “传统加现代”的发展典范

  现年45岁的郭凡生经历了上山下乡、当兵生涯,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工经系毕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郭凡生曾进行企业股份制改革和西部发展的研究,1984年5月提出的“反梯度理论”、中国东西部差距拉大的分析报告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西部学派”在当时理论界形成了一定影响,同时著有《贫困与发展》、《摆脱贫困的思考》等。1985年6月发表重要论文《股份制——中国企业改革的唯一思路》。

  1987年郭凡生调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但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理论,他和几个同事下海了,1990年3月从“商”,先后在3个国营企业任职或承包经营,因体制问题,均未获成功。可能是为了吉利吧,郭凡生创办的下一个公司就叫“慧聪”,后来公司的全名改了很多次,可“慧聪”两个基本字没变。

  慧聪的前身是在某公司承包的中国商情分析中心,1991年5月第一家家电企业进入该中心成就了第一笔生意。从1991年起在《首都经济信息报》和《计算机世界》上开辟家电和计算机产品报价,并油印小16开本《中国商情快报--家用电器》面向北京家电商场发行,开始了慧聪模式的商情业务。经过原始积累后,1992年,郭凡生出资7.4万元与王冲、王永慧等人共创海淀区慧聪公关信息咨询有限公司,10月8日慧聪挂牌成立,注册资金14.8万元,员工24名。

  慧聪雄心勃勃,它没有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中关村地区的公司,而是迅速走出了村子,公司成立第100天,就成立第一家分支机构——慧聪南京分公司。现在,慧聪的分、子公司作为每项业务的区域市场推广、执行者,遍布了全国近40个主要大中城市。并配合大客户的需求,按照区域市场的情况,慧聪设置了南方区、华东区、华中区、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等6个区域,组织管理本区的市场工作,向客户提供贴近当地市场状况的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国际化进程,1997年8月,在美国硅谷成立了合资公司AFHC;1999年2月12日,IDG风险投资与慧聪合资合作项目正式签约,4月8日,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慧聪在成立之初主要业务仍定位于报价服务,但合作伙伴一步步拓展到了邮电部、《北京晚报》、北京经济台等。慧聪于1993年成立了侧重于市场研究的项目部,并签订了台湾咨策会大陆电脑市场的调查项目,开始进军市场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1995年开始实行商情事业部体制,1996年5月推出慧聪广电商情网,10月23日,专事市场研究业务的北京慧聪技术市场信息研究所成立,从此奠定了慧聪商情业务运作的基本管理模式。1999年12月,《慧聪市场研究报告》日本版成功地由日本钻石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开创了中国大陆商情研究走向国际之先河,慧聪研究从此走上国际市场。

  1994年10月,慧聪签定独家代理《PCCOMPUTING》和《PCMAGAZINE》中文版广告的协议,初步进入媒体广告代理的领域。1995年5月15日,慧聪成立了注册资金100万元的北京市慧聪广告有限公司。1998年3月,《慧聪商情广告》经国家工商局批准全国发行,中国最大的广告媒体诞生。1999年元旦,慧聪广告媒体研究中心正式成立,监测中国1300多种平面媒体广告的最大媒体数据库存开始运转,慧聪由此介入中国广告业。

  此外,慧聪还在会展业务、影视业务和文化传播等领域,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随着WTO的迫近和海外Internet的全面入侵,慧聪早在1997年9月26日就开始触网,注册了Hcgroup.com和Hcinfo.com.cn两个域名,并设立第一个虚拟主机,1999年11月1日,慧聪开通了慧网(wisenet.com.cn),今年4月8日,又将慧网正式更名为慧聪商务网(www.sinoBnet.com),为慧聪商务网今后国际化的发展进行了准备。同时,正式确定了慧聪商务网“水平+垂直”的结构特点,全面推出了在综合B2B门户平台上的广告、汽车、化工、广电、IT、家电、报刊、安防等行业的专业子网站。

  慧聪实行网络和纸媒体《慧聪商情广告》的“二网合一”,提供慧聪独特方式的B2B商务服务——即将网上发布的信息印在商情网刊上,也将企业委托的数据放在网上,他们称自己是中国互联网中“传统加现代”的成功典范。慧聪已经完成了对全国30多个分公司的数据上网整合工作,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行业网上卖方目录,截至7月15日,慧聪商务网的网上信息量超过120多万条,在中国的B2B的网站中已经首屈一指,其中广告和媒介资讯数据共50万余条,产品数据60万余条,企业数据10万余条。

  2000年5月,慧聪商务网推出即时商务服务技术,所有网员企业只要在线,即可对在任何网站上找到的感兴趣的产品进行慧聪商务网提供的价格搜索服务。6月7日,慧聪IT商务网与上海LTNet.com联合在翠宫饭店发布共同创建了E-Channel——中国第一个网上分销区。慧聪“水泥+鼠标”的网站运作模式已经大大增长了公司的利润。

  奇特的企业创新制度

  郭凡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慧聪象谁?”——国内很多公司实际上就是外国公司某种商业模式的翻版,郭凡生回答,“我们谁都不象,我们是独一无二的”,在这个行业,慧聪是全球最大的企业,具有很强的盈利能力,“这就是慧聪的价值”。

  为什么慧聪今天会取得如此大的发展呢?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慧聪的企业制度。1992年慧聪挂牌成立之际,郭凡生就有自己的意志,他出于“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大笨蛋”的歪理,要企业有一个说了算的人,于是自己占了50%的股权。郭凡生戏称自己是个“大善人”,痛恨“资本雇佣劳动”,于是出来这么一个章程:任何股东分红不得超过总分红的10%,董事会成员获得的总分红数不得超过全部分红的30%,超过部分,应用于在公司不持股员工的分红。这就是说,慧聪的董事将70%的分红权赠予了员工,而郭凡生本人则让渡了40%的分红权!这样确立了慧聪劳动股份制的基础。

  1993年春节,慧聪立即实践了劳动股份制的诺言,进行第一次劳动分红。好奇的员工们吃下了第一颗定心丸,慧聪在留住人才方面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郭凡生说,当年慧聪的人员流动率比同行业企业低10%,就是这10%,让慧聪一步步取得了以后的成功。可是这时候员工对慧聪的股份制度还是将信将疑,仍有部分员工在观望,郭凡生说,第二年他们的员工流动率还是比同类公司低10%,这又是一个胜利。郭凡生说,是这种制度和公司的信誉帮助公司以后发展了各种业务、建立了各地分公司和事业部体制。1996年5月,北京慧聪实现毛利超百万,公司召开劳模大会,并向员工兑现人均基本工资翻一番的承诺。1997年7月5日,慧聪确立第二次创业阶段目标,慧聪劳动股份制改造全面展开,慧聪开始对职工实行“买一送二”的配股政策,当时慧聪的净资产达到两千万。到这时候慧聪的员工已经感受到这种制度带来的好处了,他们习惯于公司的经营模式,一心一意跟着郭凡生干。

  现在慧聪成为全国最大的信息服务商,拥有2000余名员工,同时积累了3万多家会员企业、二十多万家用户、服务多行业的专业经验,并成功地使业务国际化。郭凡生估计如果现在上市,慧聪的价值将达到数亿美元,员工中将有500人成为百万富翁,其中的100人成为千万富翁,而郭凡生会在上市同时将自己目前占有的50%股份分成三部分,其中一部分股票作为职工养老基金,一部分作为职工教育基金,自己只享受余下部分的股权。他说,自己控股太多会影响公司价值。

  慧聪发展已经历时八年,企业如何来做大?郭凡生对此深有感触,要知道,中关村的巨人联想在美国的硅谷还只能算作一个中等企业。也就是说,中关村上同类的小企业很多,当一个企业处于一定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当企业管理层级由三级变成四级时,公司必定跨掉。郭凡生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可以归咎于两点,首先是公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能使核心员工产生为企业服务的动力,一旦掌握企业运作规律或者核心技术,这些公司昔日的骨干力量就会马上跳出去复制一家同样技术同样市场定位的公司,——不再为别人打工,而是自己来做老板,享受全部的利润。

  另外的一种情况是,由于缺乏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小公司的控制手段可以是审批式的财务制度,而大公司必然是分级财务权限,并以事后审计为监控手段,很多公司在没有员工凝聚力和良性企业文化的情况下成立各类分公司,出现分公司的经理和财务人员集体贪污,导致公司现金流短缺而破产。慧聪却利用本身制度的魅力凝聚了大部分的员工,包括骨干力量,而没有让市场复制出太多的“小慧聪”,零星存在的“小慧聪”也终于在制度和规模经济的竞争中成为了输家。慧聪是在已经建立了利益分配机制和制度的信誉后进行扩张的,这一点正是郭凡生今天的骄傲之处,即使慧聪决定建立分公司时也还有不少内控的漏洞,但慧聪的管理人员没有利用这些漏洞谋取私利,而是帮助公司逐步完善这套机制。

  慧聪模式的深度思考

  这样,慧聪的成功,按照郭凡生先生的解释,完全是制度优势带来的结果,不靠“权”不靠“钱”,靠的是全员劳动股份制:尊重知识、以人为本,实现“让知识驾御资本”。以上我们可以看到,慧聪实行的是一种有道德的管理,“资本家”郭凡生顾全企业利益,发出善心,将企业所有权和企业分配权分开,让有产者作善事,而知本家获得更多当期的利益,结果在企业的发展中也实现了郭凡生本人利益的极大化。在慧聪,无疑实现了一种非零和博奕,郭凡生说,慧聪也是在以一种互惠互利的道德去处理客户关系,公司有“经营四诫”:以人为本、以智为力、公平公正、诚信立业;员工有“四律”:勤业、敬业、精业和创业。——就这样终于取得了业务的大发展。

  慧聪无疑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正如张维迎教授评说的那样,这样一种制度,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人的自觉遵守来维持的呢?这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另外,它是不是可以成为长久之计,帮助企业成为百年老店呢?慧聪用两个比率解决了初期的红利分配问题,可是随着持股员工的增加,定然也要增加新的比率。而且,两个比率内部如何分配,外部如何分配,也是一个不能回避的棘手问题。这种具体的分配的制度设计也可能导致一种深层的矛盾。郭凡生说,我国的宪法已经确立了私有经济的法律地位,等于是承认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因而这个制度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它的公平就十分关键了。

  慧聪的章程只解决了一个当年分红分配的问题,但是当年分红比率、积累部分的索取权的归属,都没有明确。这样就导致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与员工持股还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这就决定了它的过渡性。可以说郭凡生一开始就是个聪明商人,换了别的公司,留人的办法无非是加薪。可是聪明的员工也可以把慧聪的制度解释为把当年的一部分薪水留到了年末,这与国有企业的“工效挂钩”其实并无二致!不同的是,早期的慧聪用了创新企业制度的新概念而已。知识经济里成长了新的劳动者权益的新概念,劳动者,尤其是核心的管理层和技术人员构成的人力资源的拥有者,必然要求分享企业的权益,而企业的权益就是企业能够产生当期和未来收益的价值。如果劳动者只获得了当期分红的分配权,但不能决定收益中分红的比率,而且劳动者没有当期留存收益和未来收益的分配权,那部分权利在法律上被投资者永远地保留了,所以劳动者还远没有获得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企业对员工的分配可以分成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或者年终分红、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只有结合各种分配制度,才能最有效地实现激励作用,增强企业凝聚力。慧聪巧妙地解释了自己的分配制度,已经获得了其他很多中关村公司梦寐以求的成果。而随着WTO的临近,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发展,追求更新更进步的企业制度已经成为一种赢得竞争的必然需要。如果说慧聪的过去已经说明了制度的魅力,而现在的企业,即使没有上市,也可以实行现成的员工持股计划,它不但解决企业的当期和未来分配问题,而且也以股份的形式确立了这种权益的合法和稳定性。当然,辅之以股票期权,可以更好地激励员工的事业心。所以说,上市固然可以立即增值财富的价值,但真正的好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制度,却未必一定要等到上市,这就是慧聪尝试过的经营之道。(互联网周刊记者 葛清)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新浪漫情话给最爱的人手机短信排行榜
情人节大餐:情书、礼品…应有尽有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时尚推荐:情人节经典电影海报欣赏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