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联想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化进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30日 07:58 eNet硅谷动力 | ||
成一虫 【eNews专稿】最近,随着品牌标识的更新,有关联想国际化的话题迅速升温。联想在5月28日发布截止3月31日的最新年度(02/03)财报。这份财报的亮点是手机与PC毛利率的提高。在有关年报发布的官方文件中,联想对市场及公司生意进行了回顾与展望,但笔者没有发现它提到“国际化战略”以及新近发生的“标识更换”。联想国际化面临的争议与挑战较 联想国际化现状 据报载,2003年初马雪征曾说,2002年联想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5%到7%左右(另有一种说法是,联想海外收入占5%以下)。它在国外设有美国、英国、荷兰、法国、德国、西班牙、奥地利7间子公司,以及超过100家的海外营销渠道。联想QDI主板在欧洲市场的销量是每年150万块左右。2001年开始在欧洲推出QDI品牌中高端笔记本。2002年联想在香港市场的PC销售目标是1万台,占到香港市场份额的5%。 联想为什么要国际化 有些企业被动地迈向国际化,以便在生产能力过剩的重压下为产品寻找新的市场。联想不是。尽管它号称拥有500万台PC生产能力,而目前年度出货量约为这个数字的一半。它之所以要推进国际化战略,主要是出于企业家雄心,出于把公司做大、做强的愿望。做大是指拥有更高的营业额,如100亿美元;做强主要是指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能在全球IT业界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与影响力,拥有国际品牌、国际化人才队伍、国际销售通路等。国际化的风险很大,但一家有上进心的公司不能不直面挑战、迎难而上。 目前,联想基于国内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已趋于极致,进一步横向拓展的空间较小。在现有的产品线范围内,由于本土市场容量有限,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联想很难迅速做大营业额。本财年上半年联想营业额约1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只上升4.1%,全年营业额为202.33亿港元,同比增长5%;而上一财年(01/02)联想营业额约为2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3.2%。当然,这里头有神州数码分拆(2001年上半年)、科惠印刷线路板业务出售(2002年1月)等因素的影响。但是,有调查称,联想2003年1-3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约为12%。而联想曾在1998年到2001年间取得67%的年均增长速度。 也许会有人问道,为什么要通过国际化以实现做大,大一定比小好么?按笔者的理解,如果联想不推进国际化,还很难做得更强。首先,联想多数产品处于同质竞争市场,规模经济明显,大公司拥有较低的采购成本、制造成本,更有可能参与业界标准的制订,获得合作伙伴的支持。其次,IT公司研发投入通常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小公司的研发投入一般没有大公司多;假使联想的营业额徘徊不前,则很难持续地提高研发投入,不容易获取更多的技术优势。最后,国际化可分散风险,避免过分依赖单一市场。 联想凭什么国际化 人们对联想国际化的质疑主要集中在:联想凭什么实现国际化?它在国外拥有什么样的竞争优势?迈出国门后,在品牌、渠道、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联想显然没有多少竞争优势。不少人还认为,联想并非以生产制造技能见长。联想的笔记本、数码相机、PDA等产品均有其它厂家代工制造的记录。凡是代工产品就很难拥有价格优势。 目前联想PC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不明显。但是,据称联想PC在欧美市场上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笔者对此有所保留。以Dell“Dimension8300、4550、2350”三款台式机在Dell官方网站上的报价为例。同样的4550型号,国内6828元起价,美国最便宜的一款卖6600元;8300型号,国内9098元起价,美国约7400元;2350型号,国内起价5438元,美国约3300元。纵使排除具体配置及附加服务不完全相同的影响,也很难看出国内比美国便宜。目前国际PC大厂的制造基地也有不少设在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PC零配件早已标准化,且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采购,最后组装占电脑总造价的比重不高,联想不一定拥有制造成本方面的优势。 最近公布的财报显示,联想公司整体毛利率约为14.8%(其中的PC毛利率与此数字相近),而Dell公司为17.93%。假使两公司出货单价一样,则Dell制造成本低过联想。联想要想拥有价格优势,很可能不得不牺牲外销品的毛利率。 联想如何进一步推进国际化 关于联想国际化目标,在各媒体报道中存在着四种不同说法。比较保守的说法是:联想国际化的目标是7年后,海外市场收入要占总收入的20-30%。而在2002年初,另有媒体报道称,联想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到2010年时30%的收入来自海外。香港媒体则报道,马雪征称,公司争取在2006年前将海外销售占总收入的比例提高到25%-30%。还有报道说,“联想官员表示,希望把海外市场收入所占比重在三年内提高到25%。” 不管目标如何定,联想都面临着硬仗。眼下,我们可以从几位联想领导人的讲话中看到联想国际化的若干具体策略。柳传志提到三点:1、以低价卖高质产品;2、投入资金打广告、做品牌;3、小心谨慎,充分考虑资金和人员条件。马雪征也说到几点:1、联想计划今后3年将研发费用增至总收入的3%-5%;2、正在考虑通过并购或合作等方式扩展海外业务。假使联想沿用过去在海外卖QDI笔记本的路子,它可能会主攻欧洲市场,而不是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并先从高端产品做起;香港会成为海外运作中心,采取由经销商代理销售的通路策略。眼下欧元升值,人民币与美元挂钩,估计对欧洲出口难度减少。 目前联想手中现金28亿港元,但将派发大约6亿港元股息,股价也较低,估计不足于进行规模很大的收购;作为上市公司它有一定的盈利压力,也不容易在国际化上采取很激进的措施。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