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中国计算机报王龙
【赛迪网讯】2002年3月19日,金额高达250亿美元的电脑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合并案结果将初见分晓。这一天,惠普将就与康柏的合并计划举行股东表决大会。次日,康柏也将进行股东投票表决。
如果股东投票表决通过,就意味着这桩饱受争议的合并案渡过了最大难关,逐步迈向成功阶段。但是,股东表决的通过并不能代表最后的成功,因为此后两家公司还将面临最为艰难的融合问题。
合并后的新惠普将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业内最全面的IT产品与服务,以一个开放的系统和结构服务于消费者,并将占据在服务器、Access Device(PC和手持设备)、影像打印、IT服务、存储和管理软件领域内营收业绩全球第一的位置。
看看合并的理由在2001年全球经济放缓、IT产业不景气情况下,各大IT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像Cisco、Sun等这些曾在互联网火爆时期繁荣昌盛的企业,也因为经济的低迷而变得随波逐流。惠普,这棵硅谷的长青树,虽然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它毕竟是一个更具前瞻性的公司,在卡莉带领下,对自身进行了大胆的重组与改造,但这还不够,惠普还需更大的行动。而康柏,在新一轮竞争中,面临着IBM、DELL等强劲对手,它需要更大胆的行动。可以说,惠普与康柏在发展中都必须突破同样的瓶颈。于是,这两个对未来技术发展有着共同见解、对如何为客户提供服务有着相近策略、对技术创新及世界级信息技术服务有着共同承诺的公司,走到了一起,共同打造首屈一指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新惠普。惠普-康柏合并计划便应运出台。
争议来自何方对于这次巨大的合并,人们最为关注的是惠普两个创始人——休利特家族和帕卡德家族的态度:两个家族共持有公司18%股份,他们对这一合并计划有着不同的看法。并且Brandes Investment Partners作为惠普最大的12家机构投资者之一表示将反对合并,Brandes的合伙人和高级分析师Vinit Bodas对记者称,合并存在“巨大的文化和综合风险”。他补充说:“惠普董事会中持不同意见者Walter Hewlett反对合并,并认为对惠普影像和打印部门采取措施才是增加惠普持股人利益的最好方法。”
由Field Research公司举行的一次在美国爱德华州首府博伊西的惠普员工民意测验中,63%员工反对,而支持的只有26%。而惠普方面称,这些测验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这只是惠普很小的一个部门,并且有可能是由持反对意见者操纵的。
休利特家族成员沃尔特·休利特对合并有着自己的看法
由于合并案要经过董事会批准、政府批准、股东投票三个阶段才能完成,所以,在惠普和康柏股票不断下跌、两大重要股东反对、欧盟也有反对美国大企业合并的传言的情况下,人们对这一最大的合并案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随着联合资本管理控股公司作为惠普的主要机构投资者之一率先表示将支持合并,公司方面得以缓解面临的压力(最早由华尔街日报报道)。该公司持有1%(约2130万股)的惠普股票,给予了合并以一定的、但是有影响力的支持。
天平开始倾斜欧盟于2002年1月31号批准了惠普与康柏的合并一事,清除了摆在合并一事前面诸多障碍之中的一个。欧洲商业竞争管理委员会称,尽管这是一个IT领域有史以来最大的合并,但并不会导致信息产品价格的上升,并且消费者将从充足的选择和不断的革新中受益。
康柏主席兼CEO卡普拉斯在一份声明中称“合并具有里程碑一样的意义,特别是欧洲给我们带来了重要支持。我们将继续为满足管委会的要求而努力。”两家公司目前仍然在等待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批准。尽管FTC何时能够批准并不知道,但加拿大已批准了这项事宜。
惠普和康柏的董事会多次发表声明:坚决支持这一合并计划。卡莉说:“通过这次合并,惠普可以更快、更有效地达到预期目标,惠普会变得更强大、更成功、更有效、更赚钱。”康柏董事会也多次重申,坚决支持合并计划,并称两家大型公司的合并,将创造一个更加强大的市场和技术领导者,这最符合股东、客户、合作伙伴和员工对康柏发展的期望。
一切都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由于惠普与康柏经营管理层的坚定,1月31日欧盟委员会的正式批准,美国政府的不反对态度,惠普65%员工的支持,以及惠普2002财政年第一季度销售和赢利均超过预期,所有这些利好消息,似乎使这桩合并案峰回路转,人们又重新看到了成功的希望。卡莉相信:该合并案将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
“惠普之道”,包容之道?在惠普和康柏合并成功后,这两个文化截然不同的企业到底应该怎样地融合?有些人存在这样的疑问。正如惠普创始人戴维帕卡德所说:“许多公司死于比饥饿还差的消化不良。”这样的例子在企业发展历史上举不胜举。就连现在被业界认为IT服务业老大及世界排名第一的计算机制造商IBM,也曾因并购发生过剧烈的波动;而此次合并事件主角之一的康柏也曾因斥巨资收购DEC没能很好地消化,使自己元气受损,更别说那些在文化建设上处于弱势的小公司了。现在世界排名第二的计算机制造商惠普公司和世界第三大计算机制造商康柏公司,在企业文化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所以不少人担心:如果合并成功,新惠普到底该如何吸取前车之鉴,使两者文化达到充分的融合,从而建立起一种更强劲更适合企业发展的新文化?
惠普CEO卡莉称合并将决定公司的未来
惠普知道,在合并案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后,还有更繁重的任务等着要做。因为,只有两家企业文化能够尽快地充分融合成功,新惠普才能更顺畅地成功运作。否则,等待新惠普的或许是更大的摩擦与消耗,竞争对手将趁机抢占惠普与康柏原有的市场份额。这直接关系到这桩业内最大的合并案的成功与否。
而惠普是一个具有63年历史的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惠普积累及建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惠普之道:惠普拥有受人拥护的诚信之道,依靠忠诚地对待客户,使惠普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赢利。惠普的发展之道值得信赖,惠普员工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训,依照完整的程序,制定非常详尽的决策,不断地创造新产品,其热心变革的创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必胜意志,使惠普之道得以延伸。这些优势也使惠普在其历史上的多次收购中都获得了成功:1958年收购F.L.莫斯利公司,完成公司历史上第一次兼并;1961年收购Sanborn公司,进入了医学领域;1965年收购F&&M科技公司,跻身于分析仪器领域。惠普的再生之道使其能经受更大的风雨,更快地走向未来。总体来看,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惠普之道的精髓——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信任及尊重个人、追求卓越成就、坚持诚实与正直、重视团队精神、鼓励灵活性及创造性。该价值观是惠普永葆青春活力的妙方,是惠普之道得以受人仰慕的基础。
惠普前董事会主席兼执行副总裁Dick Hackborn说:“今天,我更加确信这次合并的力量。在卡莉领导下,新惠普将仍然是改革创新的领导者,秉承以信任、团队精神、责任感及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引领信息技术行业变革新潮流。”
惠普一位高层人士表示,“我们已经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计划,我们有能力把两家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而把弱点全部抛弃。”
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阻力,若惠普与康柏合并前进的车轮足够强大,一切困难都将克服。
(责任编辑:yliang)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