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将以4500万元港币,收购台湾卫星娱乐传播股份有限公司60%的权益。虽然购并金额并不引人注目,但短短数月内,阳光文化在各类媒体间的频繁活动足以令人们对这股活力四射的新生力量另眼相待。
拓展市场突破口阳光文化媒体地盘越来越大
这次被阳光文化纳入囊中的卫星娱乐,是由吴健强等台湾电视专业人士与日本“东京放送”等三家电视台合资而成的。自1996年开播以来,卫星娱乐在台湾的覆盖率已达到有线用户99%以上,近460万户,并且连年获得可观盈利。此外,卫星娱乐还拥有由东森有线与太平洋卫视合资而成的台湾最大数码有线电视公司“TV Plus”及北美华人卫视“世界华人卫视”之股份。
因而对于此次收购杨澜表示极为满意:“收购卫星娱乐将大大拓展阳光文化旗下电视频道在全球华人世界的覆盖范围,使我们除在中国内地拥有三个有限制落地频道资格的频道外,也能在台湾直接或间接地营运三个电视频道。除中国香港及中国澳门外,阳光文化亦进入了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等地的华人电视网络,令阳光文化在实现为全球华人提供中文文化产品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与此同时,中国加入WTO,使愈来愈多的中国产品涌现于世界市场上,阳光文化则能够为国内企业提供一个可接触海外观众的有效广告宣传渠道。”
杨澜如此乐观亦不无道理,因为阳光文化虽从2000年3月底公司组建,到2000年11月底在香港全频道落地、在中国内地有限制落地。并已在香港、上海、北京耗巨资建立了三个制作中心,并组建了一支节目采购队伍,已建成拥有达到4万个标题的纪录片片库。但其“钱程”并不十分乐观,人们担心阳光文化的赢利能力究竟怎样。阳光互动总经理刘昱介绍,阳光文化的传媒收益主要集中在给其他电视台供片来源于数字化片库 时播出权的收益、贴片广告、卫星频道的广告收入这三大类。但是,从业内人士来看,传媒行业收效很慢,若要形成一定规模的话,先期的投入要不惜工本,慢慢地才能熬到出头之日。一位传媒专家说,一般而言,一个电视台要赚钱,需要5~7年的时间。中国目前的传媒竞争残酷得近乎白热化,香港的无线、亚视和凤凰卫视早已进入内地,美国的ESPN在央视的口里掏得了甲A转播权这块肥肉,时代华纳也吹响了进军内地市场的号角,再加上各地多得数不清的无线的和有线的电视台,电视广告这块蛋糕已经被瓜分得所剩无几。在这样的背景下,阳光文化的两大核心业务——片库和阳光卫视频道急需找到市场的突破口。
阳光文化于2000年购入澳门卫视旅游台的控制性股权。2001年9月,阳光文化与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新浪网”合并,进行跨媒体拓展。日前与新浪的并购将给阳光文化在北美、澳洲、东南亚及港澳用户群带来提升。2001年11月16日,阳光媒体又与四通集团旗下的四通电子组成合资公司——阳光四通,双方分别持有51%及49%的股份。今后将着力开拓基于有线电视以及其他宽频网络多媒体内容传输平台及其相关内容代理和客户服务业务。
如今,遍地开花的业务使阳光文化运转得顺畅起来,杨澜预计公司运转的第一个整年,即2001~2002财务年度,集团将达到整体收支均衡。倘若“阳光文化”在今年4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真正能实现赢利,则不仅打破了世界卫星电视平均7年持平的纪录,并创造了一个低投入、高产出的商业模式奇迹。
据悉,阳光文化的海外拓展预计还将继续进行,届时还会在台湾的宽频市场和北亚、南亚及东南亚地区有新的重大发展。阳光文化的地盘仍在扩张之中。
良记,新浪,卫星娱乐 阳光文化“资本游戏”越玩越熟
企业的发展,如果单纯依靠企业的原始积累,太慢了,发展必须依靠“两条腿走路”,也就是产品和资本运作。从收购良记开始,到后来与新浪的交易,以及这次收购卫星娱乐,资本运作是阳光发展中的翅膀。
2000年1月,杨澜出资3500万元,与友利电讯主席高振顺联手。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的控股权。良记原是香港一家主营建筑的公司,经营长期处于低潮。被收购时,良记每股价格只有2港分,总市值不超过1000万港元。3月份,杨澜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并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
新公司调整了业务方向,以建立一个以历史文化、人物传记、专题纪录片为主的纪录片资料库为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经营卫星电视及制作中心、新媒体、策略投资三大业务。此举得到了投资者的普遍看好,股价迅速攀升,市值最高的时候达到过40亿港元,现在是8、9亿港元左右。短期之内,阳光文化即在香港融到了两个亿的资金,启动专题节目的制作,建立纪录片库,开始打造电视传媒新王国。
2001年9月,杨澜及其先生吴征成功再演资本操作戏法,阳光卫视与新浪网的合而不并、互为控股,成为一个企业收购的典型案例。新浪网通过支付800万美元、460万股新发行股票方式取得阳光文化29%的股份,成为阳光文化的第一大股东;同时杨澜的控股公司——阳光媒体以“阳光文化”之股份,以部分换股、部分现金方式获得新浪网10%的股份,在今后18个月内根据阳光文化的经营业绩,持股权有望增至16%,从而成为新浪网第一大股东。据有关人士预计,由于吴征、杨澜夫妇志在新媒体,将继续大量购进新浪股份,增强股东地位。确切地讲,是新浪网收购了香港上市公司阳光文化,但杨澜的控股公司——阳光媒体成为了新浪的大股东,与段永基先生领导的四通集团持股量基本相当。所以,要说谁收购谁,关键是看哪一个“阳光”。
吴征认为,从新浪角度说,新浪当时的市值5000万美元,低于阳光文化,但手中有1.1亿美元的现金。阳光现金只有1千万,但市值差不多有1亿美元。所以,从市值角度说,新浪是“以小吃大”。但从阳光角度说,则是以现金值60%的价格入股了新浪。从投资者角度来讲,阳光跟新浪的合作是双赢。
此次收购卫星娱乐,阳光文化将采取部分现金约3000万港元 连同发行一亿股新股以港币0.15元作价 的方式支付,其中约三分之一现金约1000万港币 之发放将取决于卫星娱乐的未来盈利保证。而收购资金则是来自于2001年12月,阳光文化以每股0.1元配售6.73亿股新股所获得的6500万港元。看来,主持人出身的杨澜及阳光文化的资本游戏已是越玩越熟了。(特约撰稿谢旻)
多多精彩短信5折起,还有精彩海南游、机票、手机、MP3等着你
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3500条闪电传情,让她想不看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