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NikkeiBP ITPro就软库(Softbank)子公司BB Technology和日本雅虎将于8月开始推出的ADSL服务“Yahoo! BB”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对于NTT的批评之严厉十分引人注目。另外,由Data Media公司总裁唐泽丰协力运营的IP论坛,也对NTT提出了相当尖锐的批评。
其实,NTT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内忧外患。但是那些问题并不是靠仅仅责备NTT就能够解 决的。NTT面临的问题是来自各个方面的,是NTT依靠政府生存的公司体制走到极限的的一种表现。下面就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NTT的“内忧”和“外患”。由此可以想象日本大企业存在的问题。
【外患】Yahoo! BB和美国职业棒球赛的共通之处
首先,让我们从“外患”谈起。现在,NTT的最明显的一个“外患”便是“Yahoo! BB”。
说到NTT的强有力的对手,正在独自铺设光纤网基础设施的有线宽带网络(broad networks)公司应该算是其中之一。但是,从铺设光纤网络,然后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这一目的来说,有线宽带网络(broad networks)和NTT还是志同道合的。
然而,Yahoo! BB的策略却与最终希望铺设光纤网络的NTT大相径庭。凭借来自美国思科系统(Cisco Systems)的投资,Yahoo! BB在资金方面应该无后顾之忧。另外,比起既费时又费力的一户一户地去铺设光纤,利用现有的金属线路的Yahoo! BB也更具有现实号召力。尤其是当这金属线路能实现最大8Mbit/秒(尽管实际速度另当别论)的传输速度的宣传口号打出来后,NTT所谓的必须使用光纤网络的主张就更显苍白了。在光纤网络到来之前的5年,甚至10年,坐在那儿干等的用户实在是不会太多。不难预测,Yahoo! BB的出现将使NTT不得不重新制定其光纤网络计划。
Yahoo! BB的最大亮点就在于它提供的是符合北美标准的全速率ADSL方式。在它出现之前,1.5Mbit/秒以内的简易型ADSL以及考虑到ISND干扰的日本国内标准的Annex C,已逐渐成为日本的常识。Yahoo! BB不仅打破了这种常识,而且在费用方面也与渐趋统一化的以往ADSL服务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日本,“尽量铺设ISDN,对高级用户可先提供1.5Mbit/秒的ADSL,但这也只不过是光纤网络实现之前的一种临时措施”,NTT式的这种想法已成为一种习惯。NTT提出的ADSL是按照其设定的ISDN和光纤网络的既定路线,并优先考虑这两种路线的1.5Mbit/秒的日本标准ADSL。但是,市场真会接受这种由运营商主导的构想吗?
为什么说应该对北美标准给予积极评价呢。首先,北美标准ADSL可以从全球的制造商处筹措设备,而日本标准却只能支持一些较贵的设备。
下面这个例子也许有点牵强,其实现在日本的这种ADSL之争和球迷选全美职业棒球联赛明星球员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获得第一的铃木一郎有337万张选票。而与此相比在日本的棒球运动员中,获得70万以上选票的只有巨人队的松井一人。将世界市场纳入眼界的铃木一郎在转会后的第一个赛季,便在球迷可以通过便利店进行投票的大联盟明星选举中,获得了日本的职业棒球选手数倍的爱好者。从中感受到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对经营(直截了当地说,就是经营收入)的执着的恐怕并非笔者一人吧。
当日本国内各界还放心地以为“现在还不是展开价格竞争的时候”,并互相协商一个较统一的费用时,外资及新兴的“价格破坏者”们却已经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席卷而至。这种事例已不鲜见。在实力逐渐增强的韩国及台湾的液晶面板生产商中间其实也有这种倾向。不向世界市场学习,不考虑市场需求的我行我素的营销方式可以说已经走到了极限。这不仅仅是NTT独有的问题,甚至连NTT的竞争对手,都在不知不觉中重蹈覆辙。
当然Yahoo! BB也有其采用北美标准的缺点。被指出最多的两个弱点是:一是对ISDN的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二是传送速度对距离存在依赖性,达不到8Mbit/秒。而且其干线的瓶颈及可信程度也是个未知数。关于这些问题,今后还有必要进一步关注其服务的开展状况。
话虽如此,如果在电话局4km以内的范围内,传送速度可以达到兆级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前面提到的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下行速度如果能达到2Mbit/秒以上,大多数用户都可以接受”。
另外,加入ISDN的用户至2001年3月底为969万人。加上模拟用户在内电话的总用户数为6199万。可以算出ISDN占其中的不到6分之1。由于ISDN的商业用途较多,因此有必要冷静地考虑一下ISDN的干扰究竟会在哪种程度上对面向消费者的ADSL构成影响。
另外还有一个价格问题。Yahoo! BB推出的出租调制解调器和分配器(splitter)服务,使月服务费包括消费税在内也低于3000日元的这种价格设定,不得不让人想到它的意图就是争夺ISDN用户。如果要在不增设线路的前提下使ISDN用户转而使用ADSL,就必须让ISDN返回模拟方式。而且如果使用ADSL,也能够在接驳因特网的同时打电话。而这曾经是ISDN的推销口号之一。另外,如果ISDN用户减少,相应地发生干扰的情况也会减少。看来,Yahoo! BB不仅对于光纤网络,对ISDN的未来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被收购的美Verio有变化吗?
接下来,看一看NTT的内忧。尽管NTT DoCoMo及NTT东西地区公司等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里我们且先来看一下NTT通信(NTT COM)。在NTT集团之中,人们一直觉得只有东西地区公司才存在诸多问题,实际上稍微留意一下,便会发现一直被认为是优秀企业的NTT通信其实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在今年5月18号的《日经金融新闻》上登载了一篇内容为“证卷分析家指出Verio令人担心”的报道。Verio是NTT COM于2000夏天斥资约55亿美元(约合6000亿日元)收购的一家美国因特网服务提供商。在这篇报道之前,就有部分相关人士及业界权威私下里对美国股票市场的低迷、IT景气的减速,以及Verio本身的先期投资过大和经营业绩的恶化等问题议论纷纷。这些议论随着NTT的结算发表以及上述报道的见报而迅速表面化。
7月2日收盘时,Verio在美国的股价为27美元,这个价格还不足2000年8月NTT通信公开收购Verio股票时的一半。试问,NTT通信当初决定收购时是否考虑过股票下跌的风险?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这是一次疑问重重的收购。
NTT通信在2000年度的利润约为816亿日元。与此相比,约6000亿日元的收购额简直就是天价!由于NTT通信大约有7000名员工,这就相当于每名员工欠下了9000万日元的债务。这一收购金额相当于将整个NTT集团中的顶梁柱——NTT DoCoMo约1年的收益全部耗尽。NTT通信在资产负债表上并没有债务超出,但6000亿日元是一个足以给集团整体带来影响的庞大金额。而且,其中的一半已经在股票市场消声匿迹。
至于这次收购是在怎样的意志作用下决然开始的,笔者没有对此进行过采访。也许当初是为了加强对最大股东(10%)Verio的控制力,也许是该公司非常急于进军全球因特网领域。不管原因何在,此次NTT通信在连老牌网络服务提供商都陷入困境的美国,还毅然决然地收购企业,实在是显得太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了。这次受美国股票市场下挫的影响,NTT通信白白地让3000亿日元打了个水漂。
从股东角度来看,NTT通信拙劣的收购方式也是导致其股价徘徊不前的原因。而且,这种情况在日本并不仅仅局限于NTT公司。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够无视股东们的严厉目光独断至今,也许正是他们长期以来与国际商务脱轨所致。
而且,问题还不仅仅在资金方面。NTT通信的业务领域在今后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形势。作为其支柱业务的长途电信的收费标准,未来肯定只有降没有升。廉价IP电话的日益普及,也会继续夺走相当份额的业务量。而因特网服务方面的日趋激烈的竞争,亦使得此类费用一路下跌。另一方面,为了支持宽带服务,NTT通信必须强化其骨干网建设。也就是说,即使要不断下调价格,也得保证更高质量的服务。
通信运营商从将来的角度考虑,也许只能把赌注押在因特网上,但是从NTT通信发表的数据来看,其在因特网领域的业务为赤字。由于在电话及专用线路领域目前还有钱可赚,所以赤字问题还不致对该公司构成太大影响。除却大量的先期投资问题,NTT通信要成为因特网业务的专业供应商实在是前途坎坷。
NTT的问题也正是日本的问题
日本的竹中平藏财政.信息技术(IT)部长在接受《日经产业新闻》采访时表示:“如果是普通的经济问题,经过认真的研究探讨,总能有个结论。但NTT的问题就不同,光探讨是无济于事的”。
另外,在来自读者对有关Yahoo! BB的报道的反馈中,有人指出“不能忘记,在日本10个人中就有1人靠与NTT相关的工作谋生”。
以上举出了两个例子。但其实NTT面临的很多问题就是日本的问题。日本国内的标准经营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但其中存在着包括既得权益在内等无数障碍。同时,对于经营决策的责任也不明确。当想依照世界标准展开经营时,也只有部分行业拥有这方面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NTT的问题是具有其代表性的。
现在终于到了不再特别关照NTT及无数靠其生存的人们的时候了。而且这里所说的“NTT”也可以换成其它公司。实际上,日本也有象日产汽车这样积极推进改革的企业。不论是谁,都应该自己考虑自己的饭碗问题。仅仅由于有很多人在靠NTT谋生,就不对NTT采取任何行动——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么! (IT Pro)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