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最大移动电话商中国移动及第二大移动电话商中国联通首五个月的移动电话用户增长情况分析,每月每户平均收益(ARPU)较低的预付卡用户是电讯商的主要战场,当中除了两家持有第二代移动电话牌照公司争雄之外,还有中国电信旗下的“小灵通”。
俗称小灵通的移动电话服务,是由美国Nasdaq上市公司UT斯达康开发的个人通讯服务(PAS)。该项技术与移动电话其中最大的分别,是前者毋须采用移动交换网,仅依托原有的固 定电话交换机交换,可说是固网电话的延伸;此外,小灵通并不能提供跨域的漫游服务。
虽然中国最大固网商--中国电信未获移动电话牌照,但由于小灵通使用的是由信息产业部发给该公司的固网电话频段,因此得以继续经营,只是服务范围限于中小城市。
小灵通以收费低取胜
小灵通为单向收费服务,月费仅18元人民币,通话费每分钟0.07元人民币,远低于双向收费的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
现时中国移动月费为50元人民币,每分钟通话费0.4元;中国联通月费则为45元,每分钟0.36元。
证券商瑞银华宝今年5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估计,小灵通用户的ARPU平均约65元人民币,而截至2000年底,中国移动预付卡用户的ARPU为87元人民币,中国联通更低至75.1元人民币,而且分析员估计还会进一步下滑。
信息产业部要求小灵通提高收费
以往,中国移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国联通股份有限公司被问到小灵通对其影响时,一般认为小灵通仅针对低端用户,客户群不同,影响不大。但现时,中国移动逾90%新增用户为预付卡用户,而联通也计划全面推出预付卡九折收费优惠,由此看来,大家均在争夺这些低端用户。
中国信息产业部今年2月要求小灵通提高收费,明显是为了要缩窄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与小灵通之间的价格差距。
当时信息产业部要求小灵通将月费调高至25元人民币,每分钟通话费提升至0.2元人民币;或是月费35元,每分钟通话费0.15元人民币。不过,瑞银华宝称该指令并未严格执行。
瑞银华宝的报告更预期,由于其他固网营运商取得移动电话牌照的机会不大,其他固网营运商如铁通等也可能提供小灵通服务。
多次爆发互不相通电信战
现时,小灵通的足迹遍布西安、昆明、杭州、泉州等70多个城市(全中国约有2,000个城市),瑞银华宝估计小灵通拥有180万用户,这与中国截至5月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1亿户来说,仍属一个小数目。
不过,自中国电信推出小灵通服务以来,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已好几次爆发大战。据内地报章“计算机世界”报导,去年兰州电信推出小灵通服务后,不少用户放弃移动电话而选择小灵通,移动公司因而不让小灵通与移动电话互通,导致8月2日当日移动用户拨叫兰州市内固定电话全面中断。
另中华工商时报本周三(6月20日)报导,中国电信旗下的福州电信以“339”号开通小灵通服务,也同样出现类似问题,移动电话用户一度无法打通339字头的电话。
该报称,泉州及厦门去年8月提供小灵通服务后,不少中国移动签约用户转而采用毋须缴付基本月费的预付卡服务,并只利用来电显示服务而不接听话,改以小灵通回电。
瑞银华宝表示,对小灵通而言,隐忧之一是小灵通手机现时每部1,200-1,500元人民币,但移动电话手机的价格则会进一步下降。另外,倘中国实施移动电话单向收费,小灵通将失去不少价格优势。(完)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短信发送,浪漫搞笑言语传情
订科技短信第一时间掌握IT业界动态
点击此处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