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科技时代

新浪首页 > 科技时代 > 业界-通讯与电讯 > 北京晨报 > 正文



突破科技,启迪未来;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分析:中国何时进入3G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1/01/01 11:43 北京晨报

  毫无疑问,第三代移动通信?3G?将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沟通自由,随时随地在线、视频传输、个性化应用……一切虚虚实实的描绘都在重复着一个主题——3G时代超级精彩。对于用户而言,现在最关心的只有一个问题:3G何时能够到来?更确切点说,何时能来到中国?日前,西门子高层对媒体大谈3G战略,实际上等于间接回答了记者的问题。

  中国争得发言权意义重大

  2000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批准我国提交的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为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IMT-2000?之一。12月12日,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西门子、摩托罗拉等作为发起人,倡议成立的“TD-SCDMA技术论坛”,在北京正式成立。如果一切顺利,我国提出的TD-SCDMA,欧洲设计的WCDMA,以美国高通公司为代表支持的CDMA2000,三者间将站在一个舞台上竞争,从而给我国移动通信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标准的提出者占有技术上的优势,进而带来巨大的经济回报。在发展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的10年间,我国向外国公司支付了近百亿美元的技术和专利费用。我国要改变落后局面,只有从标准入手。

  有报道分析,单就技术来说,TD-SCDMA与WCDMA都是由GSM系统向3G平滑过渡,目前在国内最叫座。TD-SCDMA与现存的GSM系统兼容性好,适用于城市人口密集和手机上网需求密集的地区,特别适合互联网业务。其智能天线技术辐射小,通话质量好并降低了系统成本。WCDMA则在远距离通信等领域有优势,理论上能达到以每小时500公里高速移动时信号清晰,单基站服务半径也非常大。于向国担心的只是,TD-SCDMA进入市场较晚,开发工作不充分,设备制造商也尚未做好充分的产品准备,而WCDMA和CDMA2000在网络基础和市场推广上已经先行一步。

  不过好消息近来不少。“TD-SCDMA技术论坛”的成立,200多家会员企业的加入,将促进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更快进入实质阶段。日前,中国移动通讯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移动可能选择TD-SCDMA和W-CDMA作为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3G?标准。这将使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有望在3G之争中脱颖而出,在3G时代抢得先机。

  TD-SCDMA的核心技术在大唐与西门子手里。大唐的优势是智能天线、低码片速率等技术,目前并无超越其性能的更好技术出现。西门子自己有TD-CDMA,但目前已将主要力量转向到研发TD-SCDMA。西门子的加入,增强了TD-SCDMA在标准之争中的地位。于向国声称,西门子与大唐“已非常圆满地解决了双方的知识产权问题,而且对外也非常开放”。

  在通往3G的途中,CDMA2000从现有窄带CDMA向3G平滑过渡最为合适,不过西门子公司显然不看好其在中国的发展。“市场驱动说”自然是主要方面,却也难免有自己的一点“小九九”。事实中的变数是,中国联通据悉肯定要上窄带CDMA,很可能会是上千万用户的规模,CDMA2000也就大有用武之地。

  GSM手机我们还能用多久

  西门子信息通讯移动集团总经理于向国是绝对的稳健派。他认为,中国移动通信向3G发展的过程,必须是“演进”,而非“突变”;必须是“市场驱动”,而非“技术驱动”;应该在扩容的基础上发展第三代,核心问题是认清哪种过渡方式能够保护现有的投资,“否则,运营商要破产的”。

  于向国此话应该不是危言耸听。无疑CDMA技术将成为3G时代的主流技术。但我国从1995年开始全力发展GSM数字移动通信,每年的移动网络建设费数以千亿计,GSM数字移动通信已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目前6500万用户中98%是GSM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从头再来”的想法显然都是不现实的。

  既然GSM已成气候,“GSM网10年内不会消亡”的说法也就顺理成章。第二代移动通信基本以语音通信为主,第三代之所以令人兴奋,优势在于不折不扣的高速数据和多媒体传输。先抛开令人头疼的标准问题不谈,于向国简单向记者阐述了一下3G的发展思路。第一步,几千个基站中的一部分软件和设备被替换掉;第二步,三代基站和二代基站共同接到核心网,核心网此时必须同时支持3G;第三步,更新换代核心网,并偏重于支持数据业务;第四步,核心网彻底演变为全IP网,GSM基站退出历史舞台。这四个阶段完成,大概需要10年时间,“而实际上,由于软件版本老化和设备老化问题,一个基站的寿命本来也不可能超过10年,因此,四步走是一个比较顺畅合理的流程。”

  3G时代“呼之欲出”,但绝不是“招之即来”

  不仅仅是在欧洲和北美,实现第三代移动通信在中国也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于向国认为,两大动力在推动3G高速冲向商用,第一是日渐饱和的无线频率资源,第二是数据业务的出现。我国移动通信用户五年间增长超过1500%,并很可能会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通信市场;1998年初我国已开始无线数据业务的前期研究,手机上网、在线信息点播等方兴未艾。因此,上述两个问题在中国同样需尽快解决。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3G“招之即来”,更确切说,人们是否就需要立刻得到3G的全部好处。于向国在这里继续强调着他的“市场导向论”,“国内最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目前业务量的85%是语音通信,可以预料,在第三代的早期,语音业务仍然会占主导地位,此后语音、数据业务能够平分秋色就已经是很好的局面了。”

  能否充分利用是个问题,中国的3G是个什么玩法更是个问题。游戏需要规则,3G需要标准,目前几大标准并存,彼此竞争十分激烈,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由此也还并不完全明朗化,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恐怕要到今年年中才会出台。西门子有关人士更认为,在初期,问题的焦点甚至都不是两种制式手机间的问题,而是三代手机与二代手机的兼容问题。

  消费者何时掉入3G网

  我国手机用户估计不能首先品尝3G的“美味”了。WCDMA这条路,日本已有DoCoMo公司的成功运行,今年春季将开始正式的商业运营。DoCoMo估计,到2010年,该公司的3亿6千万客户中,只有三分之一会是人类,其余的包括1亿部汽车、6000万辆自行车和5000万台手提电脑,以及摩托车、汽艇、自动售货机,甚至宠物。欧洲将在今年上半年开始提供商用3G第三代服务,现在大批实验网络已在试用之中。

  我国信息产业部有关负责人透露,预计我国可能会在2003年前后,开始大规模部署第三代移动通信商业网络。国内各通信运营商也已准备在今年进行现场实验,为2002年第三代移动通信上马做好起步工作。晨报记者张旭光



 相关链接
民族移动通讯产业抢占3G时代先机 (2000/12/21 08:44)
高盛预测:5年内3G电话不会畅销 (2000/12/19 11:42)
特写:高盛称3G服务技术可能不象预计的那样畅销 (2000/12/15 10:40)
评论:中国“3G”执照花落谁家 (2000/12/12 11:51)
亚洲电信运营商对3G技术忧心忡忡 (2000/12/10 17:20)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聊天室全面升级 手机笔记本大奖等着你
情爱故事美女写真--时尚生活精萃(三)
组图:现场直击圣诞夜
新浪招聘网站
辽宁队前锋张玉宁遭起诉
2000年精彩国际新闻图片回放
手机栏目提供选购、评测个性化方案
孟京辉与他的《臭虫》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